你有聽過雷公蛙嗎?你知道在哪裡可以看的到它嗎?其實,雷公蛙就是台北赤蛙,體型嬌小,傳說春雷過後,就有機會在水池邊看到他;有趣的是牠除了會群聚在草澤環境尋找伴侶外,也需要草叢環境度冬。但近年來,因為農地變遷、環境劣化,使台北赤蛙數量大量減少。林務局羅東林管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計畫,聚焦在石門─台北赤蛙的好所在,推動保育與農業能兼容的友善生產環境,為台北赤蛙營造棲息空間。
「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計畫」是二0一八年起由林務局為深化里山倡議的精神、以國有林事業區為軸帶所推動之政策,以營造友善、社區參與之社會─生產─生態地海景,提升淺山、平原、濕地及海岸的生態棲地功能及生物多樣性的涵養力,串聯東西向河川、綠帶,連結山脈至海岸,編織「森、里、川、海」廊道成為國土生物安全網。石門阿里磅地區為計畫中的保育熱點之一,保護身為庇護傘物種的台北赤蛙及一同生活在此地的人類與共域生物。
為讓民眾了解台北赤蛙的保育行動,羅東林管處將於八月十五日及八月廿九日委託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在石門阿里磅辦理二梯次「生態綠網輕旅行:與台北赤蛙一同找『茶』」保育宣導活動,除了可以知曉阿里磅生態農場對於台北赤蛙種源區域的保育外,也窺探羅東林管處以台北赤蛙自然擴散策略發展的「阿里磅台北赤蛙紅茶」友善生產環境之微棲地營造工作。邀請您來認識台北赤蛙這美麗的生物,了解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的建置如何幫助台北赤蛙與共域的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