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美陸已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終將一戰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23日的談話,等同是川普政府的「剿共」檄文。(路透,資料照片)
 美國與中國大陸的雙邊關係近期跌落到建交以來的最低點,從經貿、科技、金融及軍事較勁,到最近相互要求對方關閉領事館等,都讓各國無不密切關注一個長期憂心的問題:全球前兩大經濟體是否已落入「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是古希臘雅典歷史學家,當時觀察到斯巴達對雅典日益增長的實力感到恐懼,最後導致戰爭無法避免,打了「伯羅奔尼撒戰爭」。哈佛大學艾利森教授是最早使用「修昔底德陷阱」,來形容美國與中國大陸之間潛在衝突的學者,藉以描述現存霸權在面臨新興強權威脅的戰爭可能性。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本月二十三日在尼克森總統圖書館發表最新的對中共政策,就等同是川普政府正式發布的「剿共」檄文,不僅呼籲所有民主國家組成聯盟、共同努力改變共產中國,還提到美國自一九七二年以來一直追求的接觸政策並未帶來尼克森當年所期待的改變。因此,他強硬表示,「我們必須以更具創造性且更加強勢的方式引導中國做出改變,因為北京的所作所為威脅著我們的人民與繁榮」。
 換言之,川普政府有意改寫歷屆美國政府的對陸接觸政策,以正面對決的強硬策略回擊中共。從近期美國官員以中國共產黨領導人的職稱「總書記」稱呼習近平,而非大陸「國家主席」即可看出,美國有意清楚區隔中共政權與中國人民,等於是希望大陸內部能產生質變,徹底改變中共體質。
 美國雖保有反共色彩,但過去從未將中共與蘇聯同等看待,習近平這幾年的強勢「戰狼外交」作為讓各國產生戒心,亦使得美國朝野逐漸形成將中共視為主要戰略競爭對手的共識。這是前所未有的心態轉變,極可能對美陸、甚至台美及兩岸關係帶來無法預料的影響,蔡英文政府切莫以為只要親近美國就安全,畢竟中共現階段固然無力反擊美國,但要打壓台灣卻綽綽有餘。
 雖然民主陣營在冷戰時期有圍堵蘇聯的共同目標,當時的中華民國也受益於此戰略安排,而能創造經濟及政治奇蹟。然而,這種圍堵政策卻不見得適用在當前的國際環境,主因在於產業全球化分工及川普總統的交易型性格。
 應該說,由於大陸已成為世界最大工廠及消費市場,各國無法隨時與之脫鉤,此趨勢短期內很難改變,這正是中共得以威脅利誘各國的最大資源。再者,川普為了拉抬落後的選情,若選擇在大選前再採取更激烈的仇共手段傷害雙邊關係,勢必影響兩國未來能否修補互信基礎的意願。
 不可否認,雖然大陸的政經軍實力節節上升,唯與美國仍有不小差距,中共也心知肚明。因此,習近平為首的中共領導層不會盲目地與美國正面衝撞。相反的,在主權領土爭議不會讓步的原則下,中共極可能會滿足美國在其他方面的要求,不讓自己成為美國國內政治紛爭的箭靶。蘇聯是美國大選的熱門議題,中共則是後冷戰時期的頭號目標,這是新興大國無法避免的宿命。
 面對美陸對抗的國際變局,蔡政府是否已有因應備案?中華民國固然需要美國作為國家安全的後盾,卻不能忽略中共對台灣的壓力與制約。因此,一面倒向美國並不能化解我國面臨的國際孤立困境,還是應以設法改善兩岸互信、恢復官方溝通機制為優先選項。
 美國與大陸看似已落入「修昔底德」陷阱。然而,沒有一個國家願意承擔戰爭的代價,川普政府再怎麼咄咄逼人,仍不會選擇武力解決歧見,反而非軍事對抗才是未來各國關注的焦點。

即時

〈社論〉化解紛爭 賴清德主席要以總統身分為重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國會改革法案,行政院立即...

陸官校友總會凱道慶黃埔百年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陸軍軍官學校校...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