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英一街周邊街區 見證美國人在台南行跡

「公英一街周邊街區」見證美國人在台南的痕跡。(市府提供)
 記者吳孟珉/台南報導
 美中關係緊張,台灣做為亞太重要戰略地位的價值亦再獲重視,而過去美蘇對抗的冷戰時期,當年駐台美軍在台南留下的行跡,恰好於今年初市府公告的「府城歷史街區(緩衝區)」計畫中浮現,「公英一街周邊街區」就見證了集結台灣人與美國人生活文化衝突及妥協的痕跡。
 「府城歷史街區」計畫透過調查指認位處都市發展邊緣地帶的城市發展紋理,將靠近台南機場的「公英一街周邊街區」指認為特色分區期望透過探掘府城外圍潛藏可見證城市發展及變遷的潛力,提供未來發展振興的機會。
 文化局表示,「公英一街周邊街區」美軍聚落的形塑可溯及美援時期,其位於台南航空站北側,彼時美國人除對台灣進行軍援、經援外,為解決服務於台南機場美軍的住宿問題,透過具體而微的空間建設興建半獨立式別墅的建築型式,其迥異於台灣式的建築改觀了台灣人在地生活文化既深且遠。
 經文化局調查,公英一街西側的大同路二段六二0巷十二弄兩側有多棟留存的美國宿舍痕跡,每塊建築基地占地面積大,雖經改建但仍多有留設前庭及紅磚造圍牆,仍能窺見其特殊的空間尺度;南側的大同路二段六四0巷則留有建築及空間形式完整的雙拼獨院式建築;東側則因區內無通行量高的交通道路,且建築高度介於一至三層樓高,徒步於寧靜的街廓內使人有愜意感受。
 而這樣建築群聚最為顯著之區域,則位於大同路二段四四九巷北側與四0三巷中段,相對於街廓外圍建築多為新建或改建,更顯美國人在南台灣生活紋理文化交疊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