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五十肩

 ■陳俊銘
 五十肩是一種不好治療的疾病,患者往往復健了幾個月,仍得不到很好的改善,問題的關鍵在於肩關節周圍的肌腱,韌帶沾黏得不到適當的處理。反覆性的肌腱,韌帶,肌筋膜的發炎勞損,若未充分休息,加上無積極有效的治療,便容易形成組織沾黏,造成肩部疼痛,甚至伸展角度受限。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又名肩周炎、凍結肩、冰凍肩,因好發在四十至五十歲之間,俗稱「五十肩」,是肩膀部分會造成疼痛及失能的病症,因肩關節囊及肩關節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炎僵硬,使得活動範圍受限,並且造成慢性疼痛;疼痛多半會持續,在晚上或是天冷時會變嚴重,特定的運動或是碰撞會造成劇痛及肌肉痙攣。此疾病的原因還不明確,有可能是因為肩部受傷或外傷所造成,也有可能和自體免疫有關。
 肩膀活動會嚴重受限,其主動及被動活動範圍都會漸漸縮減。此情形有時是因為受傷造成的,因為疼痛因此會減少活動,不過也常會在無誘發因素情形下自發性出現(特發性沾黏性肩關節囊炎)。肩關節中的滑液可以潤滑肩關節中肱骨和肩胛骨之間的間隔,而有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症狀的肩關節中缺乏滑液。肩囊因為內部的瘢痕組織(沾黏)會變厚,膨脹和收緊。因此,肱骨關節的空間變小,肩膀活動會變僵硬而且會疼痛。
 病患的僵硬及疼痛的情形在晚上會惡化。因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造成的疼痛多半是鈍痛或是持續性疼痛,若是試圖運動或是肩膀受到碰撞,其症狀會惡化。
 沾黏性肩關節囊炎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稱為疼痛期,約持續六週到九個月不等,患者的疼痛會慢慢出現;疼痛嚴重時,肩膀會無法活動。第二階段稱為冰涷期,疼痛會漸漸的改善,但仍然會有僵硬的現象;此階段會持續四到九個月。第三階段稱為解凍期,肩膀的活動慢慢恢復正常,一般會持續5至26週。
 中醫治療五十肩,可分中藥,針灸,針刀三部分。臨床上中藥以活血化瘀,養肝血柔筋,袪風除濕為主,方以桃紅四物湯,芍藥甘草湯,蠲痺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木瓜為主。針灸可用頭皮針,穴取百會,肩部;耳針可用肩,上臂等穴位;眼針取肝,上焦;腕針可取手腕外側向肩部沿皮刺三針;體針可用肩五針,曲池,外關,合谷,陽陵泉。
 沾粘性肩關節囊炎的治療,針刀是療效顯著的利器,找出二頭肌的長頭、短頭,以及三頭肌疼痛點,壓出有條索狀的硬結塊,然後再找出肩關節囊疼痛處,以小針刀進行扇形剝離術,鬆解沾黏組織,配合復健運動,一週一次針刀治療,視病情輕重,多次治療後,可恢復到正常。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即時

營造原生魚種生活環境 羅東林業園區移除外來種魚類

記者張正量/宜蘭報導 近年來外來種生...

甲仙兒童發展社區服務據點成立 幼兒故事小屋打開繪本...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市府社會局兒...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債務糾紛傷人丟包致死 板警逮5嫌到案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板橋警分局於今(10)...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