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發現:雞皮疙瘩藏生髮密碼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不少民眾為掉髮問題所苦。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系團隊藉由「雞皮疙瘩現象」發現刺激豎毛肌收縮,可提升毛囊幹細胞活性,進而加速毛髮再生,相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台大6日舉辦「從雞皮疙瘩發現生髮密碼」記者會。台灣大學醫學工程系特聘教授林頌然領導的團隊,發現寒冷時,交感神經會高度活化,除可刺激豎毛肌收縮產生「雞皮疙瘩」外,毛囊幹細胞活性也會同時提升,具有加速毛髮再生以增進保溫的功能。
林頌然說,毛囊具有週期性再生現象,可感受環境變化,進行季節性再生,究竟毛囊幹細胞如何感知,讓科學界好奇。
 通常貓在遇到敵人時,毛髮會豎起來讓身型變得更大。然而,人類演化過程中,毛髮逐漸消失,豎毛對人類已經沒有驚嚇敵人的功能了,但卻仍保留了機制,也就是雞皮疙瘩現象。
 林頌然指出,冷風刺激交感神經使豎毛肌收縮及毛髮直立,可留住體表更厚的一層空氣,形成更好的冷空氣絕緣體。再進一步研究其中機制,發現交感神經也與毛髮生長息息相關,可提升毛囊幹細胞的活性,加速毛髮再生。
 研究團隊也發現,在胚胎皮膚內,毛囊最早發育,並在毛囊內形成幹細胞,隨後幹細胞產生的衍生細胞,會分泌一種「音速刺蝟因子」,打造適合的微環境,以誘導豎毛肌在毛囊周邊發育。
 當豎毛肌發育完成後,交感神經會伸出神經纖維來支配毛囊幹細胞,形成「交感神經-豎毛肌-毛囊幹細胞」的三源結構。實驗證實,一旦毛囊失去豎毛肌,交感神經也會自毛囊附近退離。
 林頌然表示,雄性禿患者的禿髮處,也可看到豎毛肌消失,因此交感神經可能也與雄性禿的病理機轉相關。
 此外,研究也同時發現,交感神經在接近毛囊幹細胞處,會形成類似神經突觸的結構,使交感神經有效率地透過釋出腎上腺素,精準刺激毛囊幹細胞的活性。而毛囊幹細胞是透過ADRB2受體接受訊號,進而啟動毛囊再生。
 他指出,該研究未來有助於藥物研發,實驗證實透過小分子藥物活化ADRB2受體,可活化小鼠毛囊,因此調控其下游分子途徑,將有潛力作為開發生髮藥物的新標的。

即時

嚴重骨鬆 用律動機恐震崩腰椎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94歲張姓婦人...

失智5行為障礙 及早察覺以利治療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隨著國人平均壽命...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