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友善農民市集 買得安心

每週六上午在台南市大同路與健康路口設有有機農產品市集。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為了推動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及有機食農教育政策,農糧署南區分署積極與轄內各地方團體合作,輔導國立嘉義大學有機農產品市集等七處有機友善農民市集,除了讓有機友善的生產者有另一個銷售農產的管道外,也藉由市集舉辦的各類型食農教育與農場觀摩體驗活動,宣導有機產品購買辨識及無農藥、化肥栽培等觀念。
 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表示,有機友善農民市集主要是推動在地生產、在地消費,落實縮短食物里程,減少碳足跡。政府單位考量有機農民市集設立初期經營不易問題,去年修訂「輔導設置有機及友善農夫市集補助原則」,除新增友善耕作及有機食農教育相關活動可納入輔導範圍外,並將市集第一年補助最高金額從六十萬元提高至八十萬元。
 另因部分市集平日亦有消費人潮,也放寬市集辦理時間,除原訂之星期六日的例假日外,平常日亦可於人潮聚集地辦理市集活動,希望透過各種補助規範鬆綁,能讓地方團體能踴躍提出設置申請。
 姚志旺進一步說明,目前南部地區有七處有機友善農民市集,分別為嘉義市嘉大有機農產品市集(每週六上午)、嘉義縣阿里山有機小農鄒市集(每月第一、二週的六、日)、成大有機農產品市集(大同路與健康路口,每週六上午),及高雄市消費者有機市集週六場、週日場,高雄市消保有機農夫市集北高雄場(每周六上午)、南高雄場(每週日上午),歡迎踴躍前往選購在地生產最新鮮的農產品,以實質消費鼓勵在地有機友善生產的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