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外傳今年是設施型農業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農糧署南區分署出面闢謠,一0九年起不僅擴大輔導產業別,一一0年度也將持續辦理。希望農民勿信不實謠言,配合農時需求提出申請。
為提升防災生產效能、穩定市場供需,農糧署一0六年起推動設施型農業五年計畫,結合農產品食安政策、設施施作模組化,輔導農民興設強固型溫網室設施,提升經營效率。
農糧署南區分署指出,設施型農業計畫補助項目包括加強型水平棚架網室、捲揚型塑膠布溫室、鋼骨結構加強型塑膠布溫室、溫網室設施環境控制及生產設備等。農民可依種植作物種類選擇適合項目提出申請,每公頃最高補助金額一百萬至六百五十萬元不等,補助比例二分之一。東部、離島及原住民地區補助百分之六十,金額一百二十萬至七百八十萬元。
設施型農業計畫採隨到隨辦方式,作業流程簡便,眾多農民申請。但近期南區分署多次接獲反映,謠傳今年度是計畫執行的最後一年。農民獲悉後,爭相卡位提出申請。有鑑於此,南區分署長姚志旺特別出面闢謠。
他指出,設施型農業計畫輔導農民興設強固型溫網室設施,具備防風、防雨、防病、防蟲多元功能,且符合十年農藥減半政策。多位農民申辦興建設施後,大幅穩定收益,再次提出申請,增加設施面積。因設施型農業有效改善作業環境,更提升青年返鄉務農意願。
今年起擴大輔導產業別,包括蔬菜、果樹、花卉、特用作物及其種苗產業,均增加溫網室設施環境控制及生產設備補助。其中特用作物限咖啡、香莢蘭及薰衣草、迷迭草、百里香、薄荷、羅勒、萬壽菊等香草植物,且需提出產銷計畫。香莢蘭每年設施申請總量以五公頃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