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尼係數是國際間觀察所得分配情形的常用指標,其數值介於零至一,數值越高代表所得分配越不平均。以中國大陸為例,一九八0年時大陸還被稱為「均貧」社會,基尼係數為零點一六,到二0一六年時已達零點四六五,顯示這三十幾年來大陸貧富差距嚴重惡化。
再觀察台灣的情形,民國六十五年的基尼係數是零點二八,隨著經濟起飛等因素,民國九十年已上升到零點三五;之後基尼係數呈下滑趨勢,到一0五年時已降至零點三三六。不過,一0五年起基尼係數每年上升零點零零一,去年已到零點三三九,而且是民國一00年之後的新高。
若與香港的零點五二四、美國的零點四一四比較,台灣的所得分配還算是相對平均;但是若與挪威的零點二七、芬蘭的零點二七四、荷蘭的零點二八五比較,這些國家的所得分配卻更平均。事實上,若干因素可以影響所得分配,其中包括區域發展政策、產業政策、勞工政策、貨幣政策、貿易政策、稅制、社會福利制度等等。
儘管近年來台灣的基尼係數逐年悄然上升,但與一般公認的高度不平均最低值零點四還有段差距。不過,若干導致台灣基尼係數恐繼續上升的因素已然存在,甚至若干因素恐將導致明年以較快速度上升。
例如,以去年上市上櫃員工薪資而言,半導體產業平均年薪為一百四十一點八萬元,觀光產業為五十三點五萬元,前者為後者的二點六五倍,其差距不可謂不小。而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觀光業哀鴻遍野;但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台灣出口堪稱全賴電子零組件業、電腦電子產品業支撐大局。換言之,在一消一長之下,明年半導體和觀光產業的薪資差距大於二點六五倍的機率相當的大。
若干研究也顯示,當國際間爆發重大因素(經濟或非經濟因素)衝擊經濟成長時,也可能影響所得分配。以另一項觀察所得分配的指標「大島指數」(所得最高百分之二十戶數組平均所得為所得最低百分之二十戶數組平均所得的倍數)觀察,民國九十六年台灣為五點九八倍,一場全球金融海嘯下來,九十七年、九十八年上升到六點0五倍、六點三四倍,之後轉呈下滑趨勢。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衝擊強於當時的全球金融海嘯,明年台灣所得分配是否因此一因素而惡化?政府尤應密切注意!
為緩解所得分配惡化,許多國家以政策手段降低高所得者的可支配所得、增加低收入者的可支配所得,以縮小所得差距;例如直接稅、規費,及政府對個人(或家戶)的現金濟助(移轉收入),令人憂心的是,台灣這兩項政策的所得重分配效果都逐漸弱化。例如,移轉收入的所得重分配效果於民國九十八年可將大島指數降低一點七五倍,去年僅能降低一點0二倍;民國一00年直接稅、規費可將大島指數降低零點一六倍,去年僅能降低零點一四倍。質言之,從所得重分配的角度來看,這兩項政策都必須趕緊調整。
所得分配事關蔡政府經常掛在嘴邊的「正義」,蔡政府應拿出具體行動以表達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