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俊昇翻攝)
台中市50歲許女士,因長年吸入丈夫2二手菸,經健檢發現0.5公分毛玻璃狀肺結節,在醫病溝通後同意採「電腦斷層定位術」和「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肺結節,讓她卸下心頭大患。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劉柏毅表示,許女士因先生長期抽菸,擔心自己受2手菸影響,參加公司年度健檢時,特別追加「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赫然發現毛玻璃狀肺結節約0.5公分,醫師研判應是早期肺癌,建議追蹤3個月觀察。
劉柏毅指出,隨著電腦斷層檢查容易發現早期肺癌,但病灶往往太小,導致無法取得組織進行診斷,因此目前醫療策略仍以追蹤觀察為主,只是觀察時間往往長達數月甚至1年,使患者相當苦惱;所幸目前可透過電腦斷層定位術,再搭配胸腔鏡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又能有效切除病灶,減少不必要的擔憂。
劉柏毅表示,「電腦斷層定位術」是藉由電腦斷層掃描先標示出肺結節的位置,定位完成後搭配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病灶,經由一個約3公分的傷口,運用清晰的影像系統及精細的內視鏡器械切除,具有傷口小、切除乾淨、恢復快速等優點,手術前後再搭配個別化的肺部復健,將疼痛及併發症降到最低,讓患者盡速回歸日常生活。
劉柏毅表示,肺癌最常見的危險因子仍為抽菸,但即便沒有抽菸,若有家族史、暴露於二手菸、室外空汙、室內空汙、化學藥劑暴露等,也應特別注意。因早期肺癌不易發覺,也難以診斷,建議民眾應定期接受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