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史博故事台灣獎名單揭曉

「故事台灣獎」策展組首獎為來自高雄的學生所規劃的「流年、留念」。 (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台南報導
 台灣故事,讓青少年來說!台灣歷史博物館今年舉辦首屆「故事台灣獎」,以文字與策展兩種類別,向全台青少年廣發英雄帖,結果二十二日出爐,文字組由台北市和平高中謝德以「逆風野菊:馬祖人的臺灣故事」同時獲得首獎及最佳敘事獎,策展組由鳳新高中蘇映慈、鄭欣瑜、陳詠莉以「流年。留念」拿下首獎。
 此次獎項,共有來自全台超過七十組的精彩作品。台史博表示,除培植學生關注社會現象和策展能力,也透過青少年眼光,記錄生活中發生的台灣故事。
 謝德的父執輩多已遷離馬祖落腳生根台灣,沒有真實感受戰地氣息的他,寫下雙親故事,希望馬祖人,不要忘記與自己血脈相連的歷史。謝德的雙親和歷史老師也到場,強調除父子間多了對話,學生從蒐集史料、田調口訪到撰文,實際運用所學。
 「流年。留念」團隊以養老院為策展內容,她們表示,從陌生、好奇到投入,深入研究,也對主題有更深一層認識。
 台史博近年來和南一中等校發展博物館策展課程、完成線上「看見台灣故事數位學課程平台,故事台灣獎則以「移動的人」為主題,強調台灣這塊土地上,包括大時代的變遷,或因婚姻、工作等個人因素,改變居住、思維及整個生命歷程的生命故事及如何豐富滋養台灣這塊土地文化。
 台史博副館長楊仙妃表示,台史博希望延續台灣文化協會的青年運動,日後除希望青年繼續書寫台灣歷史,而除共筆台灣外,也能透過學習博物館多媒材複合性策展方法,讓屬於台灣的故事,以更豐富的樣貌呈現於大眾面前。
 參賽作品豐富多元,文字組部分,有學生藉由描述家鄉南洋帶土,提及當時原住民義勇軍故事、內戰遷移等;策展方面,包括眷村菜色至台灣後的改變及呼應疫情討論各行各業轉變的故事。此次競賽期間也定期安排諮詢團隊、業師輔導,作品至九月六日於台史博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