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10年 會員從兩人到8百多人
設在仁德區的親自行善會,從剛開始只有兩個人買兩包白米送給弱勢,到現在成立10年,會員8百多人,幫助過無數的關懷戶,其中還包括長期幫助的弱勢家庭,也有曾被幫助過的個案回饋參加行善會一起幫助更多人,理事長林美子表示,「讓善的循環持續下去,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從草創時期就加入的林美子說,當初會命名「親自行善會」,就是要強調「凡事親力親為」,從關懷戶探訪、募集物資、整理物資、發送物資及事後追蹤等工作,全部由志工親自參與,因為有始有終可以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初次送關懷 由白米和關廟麵開端
朋友陸續加入行列 組織規模化
走出關懷戶家門,兩人很有成就感,開始商討下個月要幫助誰,就這樣展開送愛心物資工作,而周遭朋友知道後也陸續加入,每人每月交100元一起做公益,徐榮虎說,「快樂像是會感染」,參加的朋友如滾雪球般快速增加,3個月後會員就破100人,半年後會員已成長到400人,大家開始討論應該讓組織規模化才能正常運作,並於10年前的10月正式立案。參加的人數快速成長後,為求公平、公開,大家討論出的會員定位,就是「我們都是無給職的志工」,大家以愛為出發點結合在一起,會員每月只要交100元,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
凡事自己來 堅持理念 志同道合
會員職業包羅萬象,有校長、里長、區長、警政單位等,但多數是藍領階級,大家理念相同、磁場相近,不分階層一起挽袖做事,林美子形容「這是最沒錢的會,卻是最會做事的會」。
徐榮虎形容這個情況就如同成立行善會的初衷「願意伸出援手,而不是用嘴巴說做公益」、「願意去付出,而不是為了得到什麼」、「願意參與公益、而不是為了幫你點讚」,他認為「開心真的很重要,走對的方向,就會有各路英雄好漢相挺」。
長期關懷訪視嚴謹 另設急難救助
徐榮虎表示,行善會關懷弱勢可能不會只幫助一次,因此在訪視時特別嚴謹,決定幫助後也會視情況討論是否持續關注,甚至客製化協助關懷戶。目前長期關懷的對象有13戶,還持續幫助兩名學生就學所需,都會根據被關懷戶的需求,每戶提供的物資不盡相同,還有的會提供紙尿布、營養品等。
林美子說,親自行善會強調的是要親力親為,參與的都是願意竭盡所能幫助別人的志同道和者,她希望有更多相同理念的人加入行善會,聯絡電話0937-361968徐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