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羽球訓練模式 更有效率

成大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王振興(左三)團隊與新豐高中羽球隊合作,將人工智慧導入選手訓練。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特聘教授王振興團隊與新豐高中羽球隊合作,透過智慧球拍、AI影像辨識技術等科技工具,在選手訓練時導入人工智慧,可更精準的了解選手揮拍力道、速度,讓訓練更有效率。
 成大團隊執行科技部推動的「精準運動科學研究專案計畫」,並與新豐高中羽球隊合作建置實驗場域。成大人工智能數位轉型研究中心副主任兼技術長江維鈞表示,這計畫主要是透過裝有感測器的智能球拍,來測得球員揮拍的加速度、轉動角速度、爆發力、反應力,再透過物聯網模組用wifi即時接收,經由數據來了解揮拍與擊球品質,讓選手清楚了解應加強訓練的部分。 

「智能羽球訓練模式」透過VICON攝影機去了解揮拍軌跡及選手肢體運動的變化。 (記者施春瑛攝)
 江維鈞表示,現場還架設有十二台總價一百二十萬元的環形攝影機,透過影像結合3D動作擷取系統(VICON)去了解揮拍軌跡及選手肢體運動的變化,自動化記錄選手訓練歷程、訓練量的統計,來調配訓練菜單,也可透過影像細微的動作變化,事先預防選手運動傷害。最後他們將透過蒐集到的資料,去開發AI分析演算法,將來就能改用一台只要幾千元的運動攝影機取代這系統,入行成本大減,一般球隊都能接受。
 新豐高中學務主任兼教練李宜勳表示,對教練來說以往訓練都用「感覺」,但有了智慧球拍後變成用數據來說話,可準確看到選手擊球的力道表現及精準度。利用科學化的訓練去提升訓練效果、提升績效表現是環環相扣,希望藉由運動科學的介入,讓羽球訓練更為精準。
 教授王振興表示,繼新豐高中後,南科實中網球隊也請成大建置實驗場域。他說,這套「智能羽球訓練模式」也適用網球,羽球拍重量約八、九十公克,裝上九公克中的感測器,選手反映並不影響揮拍手感,若裝在約三百公克的網球拍上就更沒影響了。

即時

巡查農地遲未返家 田寮婦人疑遭暴漲溪水沖走

記者陸瓊娟/高雄報導 高雄一名67歲...

扮鐵路工偷電纜 再犯被逮正著

本報綜合報導 台鐵花蓮臨港線為貨運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