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羽毛
如果讓我選一處,去了還會想再去的地方,「台東」必定是我的首選,從內人考取東部公職開始,每逢假日坐著南迴火車,頻繁地從屏東往返台東,也逐步認識這個溫暖好客、熱情洋溢的城市。
交往初期,我與內人騎著機車上山下海,從山線、海線到知本線,拜訪機車所能到的各個角落,處處驚喜,樣樣驚奇,太平洋的壯闊、中央山脈的高峻與東部人文的軌跡全都盡收眼底,逕而留下愛戀期最美好的記憶。
從開闊的馬亨亨大道、綿延無盡的櫐實稻田到浪濤拍落的嶙峋礁石,此等依山傍水的風景渾然天成,無任何一絲矯作,相較於西半部生活的擁擠與急躁,東半部生活顯得愜意且放鬆,但其實,引人入勝的不僅是天然獨特的景致,真正吸引人的是「與世無爭」的氛圍,都市叢林的比翼競爭、燈紅酒綠的人世浮沉在此全都失效,也被拋諸腦後。
詩人余光中曾在<台東>一詩寫下:「燈比台北是淡一點,星比台北卻亮得多;人比西岸是稀一點,山比西岸卻密得多;港比西岸是小一點,海比西岸卻大得多;無論地球怎麼轉動,台東永遠在前面。」自天空、高山到大海,道盡此地的天然本色,十分寫實貼切,也最能表述台東所屬的一景一物。
邇來,為振興旅遊經濟,又到台東遊歷,午後的海濱公園,擺滿了雲霞、陽光與揮灑汗水的人們,漫步於空曠的海岸線,隨手一框都是一幅極致的美圖,遠方雲升霧卷,山與山中間突然撥雲見日,注入一道耶穌光,當下我們都頓時成為被救贖的人,山與海的美妙集合,讓人怎能不愛上這個地方。
晚間漫步鐵花村,沿街懸掛著小型天燈,乘載著城市的希望,點亮了整路的新創,文化的交融與激盪,滿佈的文創與新意,如癡如醉的音樂饗宴,多元的彩光映上熙來人往的人們,好幸福也好滿足。
回程看到一角的誠品書局悄悄落幕,心頭除了震撼還有一絲惆悵,不再點亮的燈光順帶也覆蓋了那些年的青春回憶,心底慶幸自己在此還曾經留下足跡,於內閱讀過各大名家書籍,衷心期盼知識的搖籃能夠原地重返、扶搖直上,再次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