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少子化,但佳里奇美醫院兒科醫師陳昱瑾常在門診遇到新手父母詢問各種問題,育有三個孩子的她,特別整理新手爸媽上路注意的事項,包括黃疸、吐奶、睡姿、腸絞痛等,讓育兒路走得更輕鬆。
陳昱瑾指出,雖然自己是小兒專科醫師,但遇上育兒問題也常有瓶頸,特別有同理心了解新手父母的緊張與無助,所以彙整門診時常遇到的一些問題,要與大家分享。
新生兒一出生,最常見是黃疸,陳昱瑾說,新生兒跟著母親出院後,若黃疸數值還未穩定,一定要注意奶量充足,並依照指示完成追蹤,若為延遲性黃疸,可以對照大便卡顏色是否正常?
喝奶奶的量究竟要多少?原則上每日總奶量須達到每日每公斤130到150ml,如果是餵母乳則可由尿布的尿量觀察,透過拍嗝、避免餵食過量可以改善易吐奶問題,若持續嘔吐,有可能是病理性幽門狹窄,需就醫檢查。
不少家長為讓孩子頭型好看,會採用趴睡,陳昱瑾表示,仰睡可以避免窒息意外及嬰兒猝死。另新生兒哭鬧也可能是腸絞痛所致,症狀為每天哭鬧超過3小時、每週超過3天、持續超過3週,腸絞痛歸因於嬰兒腸道神經系統不成熟造成的不適感,等嬰兒3到4個月大會逐漸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