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於海軍陸戰隊六六旅的張侑翔,把握骨髓配對僅10萬分之一的成功機會,在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完成「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為病患帶來重生希望。
34歲的張侑翔從18歲起就定期捐血,並已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5年前,因緣際會下接觸到慈濟造血幹細胞捐贈資訊,他前往活動地點完成驗血建檔。
在抽血建檔的1千多個日子後,張侑翔收到驚喜的「禮物」,只有10萬分之一的配對成功機率竟然出現。張侑翔說,接到消息又驚又喜,曾聽聞長輩說捐骨髓要「抽龍骨水」,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危及性命安全,但在慈濟志工及相關專業醫療人員的講解,了解捐髓無損己身,何況現在還有像捐血一樣的周邊血幹細胞捐贈方式,在家人的支持下,加入捐贈者行列。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病理科血庫股股長謝建洋表示,目前捐贈的方式95%的捐贈者都選用周邊血幹細胞捐贈,當專科醫師確定符合捐贈條件時,先確認收集造血幹細胞日期。在收集周邊血幹細胞前,會先注射白血球生長激素。周邊血幹細胞收集時,利用血液分離機以離心的方式,進行1~2次的白血球分離術來收集造血幹細胞。
大林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思錦表示,對於一些化學治療無效、復發或屬於高危險性的急性白血病、地中海型貧血等血液性疾病的病人,造血幹細胞移植是另一線希望。李主任呼籲,截至目前為止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已完成國內外超過5千例造血幹細胞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