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試驗所提供)
農委會推動智慧農業計畫已進入第四年,農業試驗所統籌農業設施領航產業子項計畫,近年陸續辦理各計畫的成果觀摩活動,與桃園區農業改良場一起展示合作執行計畫示範場域(桃城蒔菜生產合作社)的成果,與大家分享。
為因應氣候變遷的衝擊,國內葉菜生產多以設施栽培為主,然而目前設施栽培管理大多仍需花費大量人力及時間在澆水灌溉、施肥及作物採收上,故設施栽培透過環境監控搭配智慧環控系統及遮光設備以進行數位化、智慧化及規格化的管理,為本計畫的亮點成果;此外,機械採收可替農民節省採收時的人力及工時,而新型的田間管理技術則可增加葉菜的品質。
農試所進一步說明,設施蔬菜在採收上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倘採收後沒有適時的採後處理,將增加貯藏之耗損,該所推薦桃改場研發的管理技術,整合肥培、灌溉等栽培技術,並且建立葉菜規格化生產技術模組,有利後續產品驗證及推廣,更能降低農產品格外品級的比率,進而增加農民的收益。
農試所表示,本次觀摩會成果發表為智慧農業農業設施領航產業之一環,除了讓設施蔬菜業者了解國內研發的設施作物自動監控系統與葉菜模組化生產之效益外,期能藉此推廣給更多設施及蔬菜產業從業人員,引領業者投產應用,以更精準化、智慧化、科學化及自動化的栽培管理模式,提升整體蔬菜經營效能,並強化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