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國小校長王全興表示,「藍晒」是種古老的顯影技術,早期用在複印手稿、記錄植物的形狀,葉脈等用途,這次體驗課程利用圖案多樣化的底圖,讓學生塗滿感光液的紙卡上,搭配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圖樣,經光照後再將在圖卡上呈現出美麗的海水藍,美麗傳統農家土角厝和竹簼屋DIY藝術就大功告成。
王全興說,這個科學小實驗相當簡單,利用「鐵氰化鉀」與「檸檬酸鐵安」調配成對紫外線有感的「感光劑」,吸收紫外線後會顯出藍色,學生完成的復古風照片看起來格外有藝術感。
活動現場只見學生將感光液均勻塗在紙上,接著直刷與橫刷,塗完後放著晾乾或是用吹風機吹乾,接下來把負片放在感光紙上,用夾子固定邊角,放到太陽下曝曬約五分鐘,慢慢掀開角落,直到轉變成鐵灰色;最後把印好的紙卡放到水裡,輕輕晃動把多餘的感光液洗掉,直到紙張沒有黃綠色,一張特色的圖卡就大功告成。
尤其這次藍晒圖樣為校內的土角厝和竹篙厝,讓傳統農家復古風照片看起來格外具有歷史與藝術感。不少學生都說,下次有機會不只要印在紙上,也想在書包、抹布,印上喜歡的藍晒圖。
(記者林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