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丁志明鋰電池高熵原料大突破

成大材料系特聘教授丁志明組成跨校團隊研究高熵氧化物。其研究證實,開發的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具高穩定性,在鋰電池的表現超越目前發表的高熵鋰電池。(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大材料系特聘教授丁志明組成跨校團隊,致力於研究高熵氧化物。其研究證實,開發的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具高穩定性,在鋰電池的表現超越目前發表的高熵鋰電池。高熵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使用簡易且可量產的製程。未來優化後可配合放大製程進一步商業化,為高熵氧化物儲能應用開啟新的里程碑。
成大表示,上述研究成果九月刊登於頂尖期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丁志明指出,高熵材料是二00四年由高熵之父、清華大學教授葉均蔚研究出來的成果,也是台灣在材料研究領域的傲人成就。高熵材料歷史不長,但其展現過去人們不曾見過的材料性質,即使亂度高也能趨於穩定,打破一般人認為,穩定就是要整齊、能量低的刻板印象。
因應當前最夯的能源議題,丁志明率團隊致力於研發鋰電池材料。探索並選擇不一樣的材料結構,挑出適當元素,做出表現穩定的高熵氧化物,讓它在鋰電池的表現,超越目前所有發表的高熵鋰電池材料。上述成果足足耗費一年研究時間,本月正式發表。
該研究以簡易壓力鍋法,將週期表過渡金屬元素中的Cr, Mn, Fe, Co, Ni,合成具尖晶石結構的高熵氧化物奈米顆粒。最大亮點是得到負極材料之可逆充放電電容量高達1235 mAh/g,居所有高熵氧化物之冠。由於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具有顯著亂度誘導的結構穩定性,因此,電極快速充放電性能及循環充放電穩定性,均比文獻中所報導的岩鹽型高熵氧化物為佳。
不同於岩鹽型結構,團隊研究提出的尖晶石結構氧化物粉體,提供更大的氧化價數變化量,大大提升材料在鋰化、去鋰化過程中的可逆電容量。因尖晶石型高熵氧化物具有高穩定性,無須於氧化物中再添加非活性鎂,因此所有使用的元素均能參與電化學氧化還原反應,提升電容量。
丁志明說明,團隊做出來的高熵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每顆大小都很均勻,尺寸僅比頭髮直徑大一點,約一百個微米。製程已驗證確實可量產、複製,令人振奮。

即時

破冰之旅 傅:兩岸邁出一大步

記者康子仁∕台北報導 由國民黨立院黨...

〈社論〉賴清德政府不能讓財政紀律廢弛下去!

賴清德政府財主首長已經定案,財政部長由莊翠...

竊嫌香鋪佯裝買鞭炮偷錢包 警45分鐘逮回物歸原主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土城一名程姓慣竊...

玉井淺山故事館開幕 用食物說故事

記者張淑娟/玉井報導 由一群在地人不分日夜在...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