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市三民國小復興樓啟用

新竹市三民國小復興樓校舍重建今啟用,有透光天井和溜滑梯秘境,市長林智堅和學生們開心迎接新校舍,都說新校舍漂亮又乾淨。
(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市三民國小學區內學童人數眾多,是總量管制學校,該校超過一甲子歷史的復興樓十五日啟用,這是竹市新校園運動系列中、打破圍牆、融合社區的重建校舍,四層樓的建築、打造透光天井與穿透式圍欄,還設置兩層樓溜滑梯,跳脫傳統的校舍風格,成為名符其實的新校園運動。

新竹市三民國小復興樓校舍重建今啟用,有透光天井和溜滑梯秘境,市長林智堅和學生們開心迎接新校舍,都說新校舍漂亮又乾淨。
(記者曾芳蘭攝)
 三民國小復興樓啟用典禮十五日舉行,市長林智堅與地方民代共同參與,當彩球剪下,站在復興樓上的孩子也拋出手中的彩帶,黃、橘亮麗的彩帶飛揚空中,共同迎接、體驗嶄新的校園,林智堅也與低年級及高年級孩子互動,看到學生從校舍中間的溜滑梯滑下來,直說新校舍讓孩子更開心快樂學習。

新竹市三民國小復興樓校舍重建今啟用,有透光天井和溜滑梯秘境,市長林智堅和學生們開心迎接新校舍,都說新校舍漂亮又乾淨。
(記者曾芳蘭攝)
 市府教育處表示、三民國小復興樓校舍因使用超過一甲子,加上耐震係數低,早在一0六年八月就停止使用,學校也因此需實施學生總量管制,此次市府投入一億五千萬元,新增教室二十六間、電腦教室、健康中心及校史室,而學校共七十班,學生數達二0五七人,是竹市大型學校,期盼透過重建增加教室數量,滿足學區的入學需求。
 三民國小校長陳智龍說,復興樓新校舍不是一億、兩億,是三民人永恆的回憶,新完工的校舍不僅安全性高,更是連接校園內各校舍的橋樑,弭平原本高低不同的樓層,如今校內成為無障礙空間,加上地面層留設多個穿越廊道,增加學習區、夢花園與前溪樓、操場的連結,不僅改善學童通學路線,未來可望提供社區更多活動空間,讓學校成為社區與學生的共享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