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誤以為「失智症」是腦部退化,醫師說失智其實是腦部生病非退化,平時要加強訓練手腳運動、動作、記憶等預防失智。中醫師推每天10~15分鐘失智操,簡單拉耳、頭部敲敲,原地踏步等動作,大家一起預防失智。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顧問醫師廖益聖表示,「失智症」其實就是腦部生病,大腦分很多區域,有管記憶的、聽說讀寫的和管手腳運動的,每個區域都很重要,藉由手腳訓練運動來訓練大腦,對失智預防很有幫助。
中醫的失智操是藉由穴位刺激及手腳運動,運動的同時,達到西醫所說的「趨吉避凶」,趨吉就是要增加大腦的保護因子,多運動、多動腦、多參加社團活動以及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態;避凶是要遠離危險因子,不抽菸、不憂鬱、避免頭部外傷及避免3高產生。
中醫科醫師鄭名惠說,人身上有很多穴位,「失智操」就是藉由身體的穴位做刺激,像是頭部的百會穴,在兩耳連線之上的地方,輕敲頭部百會穴及兩指寬的周圍頭部,疏通頭部經氣。耳朵有很多穴位,從耳廓慢慢畫圓,往外摸熱再到全耳,或是拉拉耳垂、提耳尖,一邊敲頭頂穴位、或拉耳朵穴位,一邊原地踩踏,從1數到100下。
加強訓練手腳運動、動作、記憶等,每天原地快走10~15分鐘,快走同時手在輕敲頭頂百穴位置、或是摸摸兩耳、拉拉兩耳,刺激耳朵穴位預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