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生棉條是女性衛生用品之一,衛福部食藥署提醒,若在非月經期間將衛生棉條當作護墊使用,衛生棉條將吸收水分,致陰道壁變得乾燥,易增加陰道壁摩擦、破皮風險,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傷口細菌感染。
食藥署表示,衛生棉條是醫療器材的一種,主要是使用棉、人造纖維或這兩種材質混合製成。女性陰道壁有液體滋潤作為保護,若在非月經期間將衛生棉條置入當作護墊使用,衛生棉條將吸收水分,致陰道壁變得乾燥,增加陰道壁摩擦、破皮的風險,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傷口細菌感染。因此衛生棉條的使用時間應為月經期間,切勿於非經期中使用衛生棉條。
此外,衛生棉條常見的錯誤使用習慣還包括更換前未徹底清潔雙手、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未更換、使用衛生棉條游泳或泡湯後未立即更換、使用吸力過強的衛生棉條導致陰道周邊組織破皮損傷,或是將衛生棉條放置於浴室等潮濕處導致發霉等。
食藥署提醒,當陰道感染或發炎時,不建議繼續使用衛生棉條,以免感染。使用衛生棉條期間;若出現高燒攝氏38.9度以上、併發嘔吐和腹瀉、身體紅疹、血壓降低等情形時,也應立即取出衛生棉條,儘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