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鎮堊地行 月食祭中秋夜登場

左鎮年輕人和老人家忙著月食祭,手製雪花糬。(記者張淑娟攝)
 記者張淑娟/左鎮報導
 左鎮區公舘社區長輩們和年輕人,連日來忙著中秋節的「堊地行─月食祭」,利用在地的葛鬱金、麻竹筍、土雞和月桃設計一套法式鄉村料理,讓大家在月光下用餐,感受古早共工飯的人情味和有溫度的飲食文化。
 公舘社區在地年輕人賴政達與鍾凱勳、黃致賓、李雨珊和黃日虹等人,在協會理事長羅靜蘭和總幹事陳柳足帶領下,推出首次的月食祭,希望將左鎮偏鄉的產業帶動起來,也創造年輕人返鄉就業機會,初試啼聲的月食祭將在中秋夜呈現,而餐前小點將是共工鹹飯小球,壓軸則是雪花糬和月桃飲,是一場讓人期待的月光美食。
 賴政達表示,連日來由鍾凱勳帶著阿嬤們學做雪花糬,將作為月食祭的甜點。阿嬤們說,中秋節一般都用麻糬來拜拜,原料是糯米粉等,但月食祭的雪花糬則是用貴重的葛鬱金粉,十斤葛鬱金才能產出一斤餘的粉,所以製出來的雪花糬相當好食且入口即化,可是很難得吃到的。
 至於月食祭的料理除了餐前小點─共工鹹飯小球,還有開胃菜香柚莎莎葛鬱金冷麵、椴木香菇濃湯、麻筍蔬菜凍佐香橙醬汁、台灣鯛佐筍醬麻油醬汁、香烤土雞腿排佐樹葡萄紅酒醬,飲品則是月桃氣泡飲與薑黃餅乾。賴政達指出,共工飯,是一種記憶、一種溫度,一種不分你我、富有凝聚情感的古早飲食文化,而此次的月食祭也讓大家了解到山區不只是傳統烤雞,還能享受法式般的農村料理,歡迎向社區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