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化療病人都害怕藥物帶來的「惡心感」,台中慈濟醫院中醫師馮紀新從臨床驗證,化療前1小時針灸「內關穴」止吐成效良好。馮醫師指出,中醫輔助西醫在癌症治療不同時期都能發揮作用,幫助病人順利抗癌,別迷信秘方、或誤以為高價藥物就一定發生奇效。
40歲的陳小姐3年前發現罹患胃癌時,已是第4期,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主任余政展透過胃繞道手術、腹腔溫熱化療等方法,大幅改善她的生活品質,期間曾經回到工作職場,甚至帶家人出國旅遊;當癌細胞捲土重來時,陳小姐再度接受手術並持續搭配化學治療、免疫療法,對她而言,惡心感與吃不下的感覺很不舒服,即使是搭配止吐藥劑也很難克制嘔吐,幾乎興起放棄治療的念頭。
馮紀新醫師表示,針灸治療的機轉是刺激經穴,激發人體經絡系統的自我調整,達到體內氣血與臟腑的平衡,進而間接調控腦神經嘔吐中樞,緩解化療後的嘔吐症狀。針灸或按壓「內關穴」是中醫最好的止嘔方式,馮醫師舉醫學研究表示,化療打藥前1小時先針灸內關穴,止吐效果更好;另外針對陳小姐食量與腸胃功能低下,藉由針灸調整強化脾胃功能,提升體力,增加癌症治療的有效率。
「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的中西醫合併治療癌症,在台中慈濟醫院臨床十分常見,胃癌就是其中之一。」馮紀新醫師指出,中醫遵循「辨證論治」原則,為每位病人提供符合自身特點的個別治療方案,甚至對某些化療藥物也有增強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