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死亡率高 吸菸、肥胖危險因子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胰臟癌預後差,即使病患可開刀治療,5年存活率也不到2成。醫師提醒,抽菸、肥胖等皆為相關危險因子,若民眾出現不明原因體重減輕、黃疸等疑似胰臟癌前兆症狀,應盡早就醫診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聰蓉說,胰臟癌的危險因子包括抽菸、肥胖與慢性胰臟炎等,其中只有一成的病人有家族史。胰臟癌常見的症狀包括體重減輕、食慾不良、上腹痛、黃疸、茶色尿等,少見症狀則有惡心反胃、背痛與腹瀉等。
 林聰蓉指出,胰臟癌通常預後很差,通常診斷時只有1到2成的病人可以開刀治療,即使可開刀的病人,5年存活率也不到2成。
 在診斷上,第一線是腹部超音波,進一步檢查則是電腦斷層或磁振造影。若病人可以開刀,則術前不需先作穿刺,若已無法開刀的病例,則需穿刺來確診。手術切除是根治胰臟癌的唯一治療方法,若已無法開刀,放射或化學治療只是緩和性治療。
 林聰蓉表示,引起黃疸的原因很多,包括各種病因的急性肝炎、肝硬化等,或是另人聞之色變的腫瘤。因此,若出現上述疑似症狀,建議應就醫盡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