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環工系特聘教授張祖恩即將於2021年元月退休,退休前夕學生們規畫感恩紀念之旅,以6天單車環島,並且收集了5個極點,極南鵝鑾鼻、極東三貂角、極北富貴角、極西國聖燈塔,和台灣中心點日月潭,特殊的旅程,沿途家族團聚,學生四面匯聚,舉辦環保研討會,走訪張祖恩生命歷程重要的景點,全程20人一起騎乘,單日最高曾有100多人共同參與,堪稱是地表最強退休之旅,留下難以複製的行程,也讓許多人永誌難忘。
他是標準工作狂,更是生活玩樂家,登山旅遊從不落人後,最愛和學生疊羅漢,和學生PK打球,從不落下風;面對體力神級的老師,退休之際,學生們挖盡心思,在博士生呂東璇帶領下,組成團隊,規劃了極點單車環島之旅,沿途更難得的是張祖恩家的兄弟姊妹全程參與,74歲的二姊張錦華、72歲三姊張錦女、五妹張錦鄉、六妹張嘉珍、弟弟張志明、張福文都一路相隨,加上四面八方而來的學生,永續家園珍愛地球的自行車環台巡禮於焉成行,從9月26日至10月1日,橫跨教師節和中秋節共有6天,繞台灣一周。
9月26日第一天從成大出發直奔墾丁,穿進龍坑生態保護區,龍坑位於鵝鑾鼻岬角端點,是巴士海峽和太平洋交界處,蔚藍的大海,站在岬角岩石上,往東看是湛藍的巴士海峽,往西看是大平洋;海邊是珊瑚礁地形,還遍佈崩崖、裙礁,這一天風特別大,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
龍坑對張祖恩有特別意涵,2001年1月14日希臘籍阿瑪斯號油輪在龍坑擱淺,洩油汙染了海面和龍坑園區的動植物生態,這一天後來被訂為「台灣海域受難日」,當時環保署長林俊義下台,由郝龍斌接任,並且邀張祖恩出任副署長,這個意外讓張祖恩走入政壇,也是張祖恩生命歷程值得紀念的事件。
當天晚上,來自南部的學生朋友們加入行列,張祖恩多年好友台大環工系教授蔣本基也一起同行,大家在墾丁的夜空下賞月烤肉暢飲,先歡度中秋團聚。
第二天單車車隊登上墾丁社頂公園,社頂公園一路爬坡,是技巧和體力極大挑戰,也是自行車愛好者最喜歡挑戰的行程之一,這一天,隊員摔入山溝,是此行第一件意外,所幸山溝下是雜草和泥地,沒有造成太大傷害。離開墾丁直奔台東,在多良車站短暫停留,夜宿知本溫泉旅館。
第三天暢遊池上伯朗大道,在滿滿綠色稻田中穿梭,迎著台東乾淨的空氣涼爽的風,是所有行程中最舒暢愉快的一天,張祖恩和學生們就在伯朗大道上玩起久違的疊羅漢;下午直奔太魯閣國家公園,經過清水斷崖、燕子口、靳珩橋,再直奔布洛灣,在層層山嵐包圍,綠草如茵的布洛灣山月村聽太魯閣族眼神清澈的小朋友歡唱迎賓曲,聽老村長講山月村的故事,在寂靜的山色中度過難忘的教師節。
沿著東北角海岸線,右邊是綠色的海洋,遠望龜山島,穿過舊草嶺古道「白雲飛處」到「制天險」,在幽涼的隧道山洞裡,來回響起的丟丟銅歌聲中,忘了趕路的疲倦,緩慢悠閒的踩踏,不知不覺中從宜蘭到達新北市,並且直奔極東的三貂角燈塔,藍天白雲下,潔白的燈塔亙古守候著海洋和過往的船隻。
中台資源科技主要回收廢燈管、廢印刷電路板,回收再利用事業,並設置熱裂解及焚化處理設施、以及熱能回收發電系統等,推動循環經濟與再生能源,幾乎沒有廢棄物產生。
位於後龍的立順興資源科技是張祖恩的博士生呂東璇家族經營的環保科技公司,專業處理營建剩餘土石方、廢鑄砂、爐碴石、廢陶瓷,由經濟部工業局輔導設立,致力於循環資源化處理,研發新產品、新用途,創造高附加價值產品,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的目標。
資源循環及綠色科技是張祖恩終身志業,除了當天的三個公司,第六天也參訪生產綠建材屋瓦的信義建材公司;他長年與業者合作,藉著環島行程,拜訪老朋友,並為永續環境工作者加油打氣。
第六天清晨展開台灣中心點日月潭環潭之旅,日月潭自行車道曾被CNN選為「世界上十條最佳自行車路線」以及Skyscanner網站選為「世界8大最美單車旅遊路線」,長達30公里,路線隨地勢起伏極具挑戰性,時而陡坡費盡吃奶之力,時而階梯必須牽車步行,時而雲深時而海闊,穿過層層密林,藍天白雲倏忽大放光明,氣象萬千,張祖恩大嘆,這是人生一定要走一回的自行車道。
這個退休之旅完全打中張祖恩內心,充實緊湊,不僅挑戰體能,也極具知性,尤其親情友情圍繞,還結合他最關注的環保議題;他感謝所有一起完成壯遊的伙伴,這不僅是他永生難忘的退休之旅,也是未來退休生涯的另一個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