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 針灸改善痠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60餘歲阿伯蹲下站起時膝蓋疼痛痠軟無力,平地行走還可以,但上下樓梯備感乏力,經西醫檢查發現軟骨磨損嚴重,診斷為「退化性關節炎」,病人因不想服止痛藥及手術,轉來中醫治療。經過針灸治療1個月後,膝蓋疼痛痠軟無力大幅改善,上樓已無須扶扶手。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林佳穎指出,退化性膝關節炎為關節磨損性疾病,多發生於年紀大、長期勞動或體重過重者,病因與膝蓋長期負重、肌肉柔軟度變差或肌力下降導致關節磨損有關,多是漸進性。
 常見症狀有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多、上下樓梯或是站起時疼痛較劇,關節易有摩擦音,早上起床膝關節僵硬,嚴重會影響膝關節活動度,更嚴重須做膝關節鏡或膝關節置換。
 林佳穎表示,退化性膝關節炎為中醫「痹症」、「痛痹」、「著痹」之範疇,多因年老體弱,筋脈失養,或感受風寒濕邪,侵襲經絡導致氣血閉阻不暢,引起關節肢體痠、痛、麻、重及屈伸不利等症狀,日積月累,反覆發作不癒,導致瘀血痰濁阻痹經絡及氣血耗傷。
 針灸治療針對年老體弱或長期勞動導致氣血筋肉耗損,選用伏兔、梁丘、足三里補強下肢肌力;針對局部瘀血痰濁,選用犢鼻及膝眼穴,改善局部氣血循環外,還可促軟骨增生;針對年老筋骨無力,加入太溪、曲泉補益肝腎、強化筋骨。病人針灸當下,膝蓋疼痛即緩解五成,經過月餘治療,膝蓋疼痛痠軟無力大幅改善。
 他說,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平時居家避免膝蓋受風受涼,建議熱敷膝蓋,但若局部紅腫發炎時,則不宜熱敷。多運動,掌握鍛鍊肌力、有氧運動2大目標。鍛鍊肌力可透過坐姿或臥姿進行抬腳運動來鍛鍊,增加肌力、減少膝關節磨損;有氧運動增強心肺功能,促進骨骼肌肉血液循環,惟避免運動過度導致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