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顱內動脈取栓 降低腦損傷

北榮新竹分院尹居浩主任表示「顱內動脈取栓術」避免病患嚴重偏癱與失語症的災難性腦中風後遺症。(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腦中風的治療近年來有突破性發展,專業醫療團隊不僅可以在中風時間黃金3小時,可以施打血栓溶解劑打通血管,現在也可以透過「顱內動脈取栓術」將阻塞的血栓取出,恢復腦血流,讓癱瘓的肢體可以得到康復。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神經內科尹居浩主任表示,一名70歲女士早晨起床盥洗後,突然發生右側肢體癱瘓、無法行走、也無法說話溝通,經119救護人員趕到現場後判定疑似腦中風,立即送至北榮新竹分院急救。
 尹居浩說,腦中風黃金救援時間內,急診室醫師立刻啟動腦中風處置流程,發現病患為左側腦部大血管阻塞造成之中風,必須立刻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然而病人因為罹患心房顫動,目前每日均服用抗凝血劑,預防心臟血栓的形成,此係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的禁忌症,無法接受如此的緊急治療。
 因此急診醫師立即安排病人進一步接受腦部電腦斷層血管造影術,確認個案左側中大腦動脈阻塞,同時透過建制好的遠距軟體「北榮動脈取栓群組」即時與台北總院動脈取栓小組聯絡,並即刻上傳影像,經過緊急討論病情後,認為個案可以接受顱內動脈取栓術介入性治療,幫助其儘早打通阻塞的血管,重建腦部循環。   
 病人立即由救護車緊急轉往台北榮民總醫院,順利接受顱內動脈取栓術治療。病人在手術後,癱瘓的肢體逐漸恢復,也可以說話與人溝通,能緩慢自行走路,雖然仍有右側肢體無力,但避免了嚴重偏癱與失語症的災難性腦中風後遺症。
 「顱內動脈取栓術」需要專業團隊與設備,目前僅醫學中心或少數大型區域教學醫院有此能力,各地區均正在發展策略聯盟,透過遠距及時溝通,將適合的個案緊急後送至「顱內動脈取栓術」專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