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蛀洞 婦痛不欲生

罹患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患者,經黃贊文主任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終於擺脫膝蓋疼痛拄拐杖走路的黑暗人生。(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65歲的宋太太半年前跌倒後,走路和爬樓梯時右側膝關節總是隱隱作痛,因為害怕看醫生,就在藥局買止痛藥,及朋友介紹的葡萄糖胺來吃,但症狀始終未見好轉,接著給中醫針灸和到西醫診所,嘗試使用玻尿酸和高濃度血小板血漿注射等保守療法,卻越來越痛,走路痛不欲生,症狀嚴重到日常生活都需要拐杖輔助。
 經嘉義長庚醫院關節重建科黃贊文主任檢查,發現她是罹患「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俗稱膝關節蛀洞),經過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後,手術當天即可下床走路,3天後出院,終於擺脫膝蓋疼痛拄拐杖走路的黑暗人生。
 黃贊文主任表示,膝關節骨壞死的發生率,不像髖關節股骨頭壞死的發生率那麼高,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而且發生的原因很多,有可能是因為服用類固醇或者酗酒導致,其中還有一部分的病人,像宋太太一樣是原因不明,被稱之為「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
 黃主任指出,自發性膝關節骨壞死,於早期X光檢查可能看不出有明顯的變化,常需要核磁共振或核醫骨頭掃描檢查才能確認。不過隨著病情的進展,在後期X光可看到明顯的關節軟骨下的空洞(蛀洞),到了晚期X光會出現空洞塌陷合併關節炎等情況。治療時應該先釐清是否因類固醇或酗酒等造成骨壞死,以提早預防其他關節也發生骨壞死的情況。
 一般治療可分成疾病早期時的非手術治療,及後期和晚期時的手術治療。在早期於X光上未看到空洞時,醫師會建議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姿勢,減少蹲、跪、上下樓梯和負重來減輕關節的壓力和負擔,並透過強化大腿肌肉力量,和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來改善症狀。當進入疾病後期在X光上已出現明顯的空洞時,即須考慮核心減壓手術、骨軟骨移植手術,或自體軟骨細胞移植手術等方式。若是進入到晚期,X光看到關節軟骨下的空洞塌陷合併關節炎,則可使用部分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不過,因為宋太太骨壞死已經進入到晚期,X光不僅有空洞塌陷,合併關節炎而且還有十字韌帶斷裂,於是採取全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