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一九年諾貝爾獎於當地時間六日揭開序幕,醫學獎得主率先揭曉,美國癌症學家凱林、英國醫學家雷克里夫及美國醫學家塞門薩因「對細胞如何感知與適應氧氣供應的發現」,共獲殊榮。
諾貝爾大會表示,凱林、雷克里夫及塞門薩發現細胞的分子機制,可調節基因活性,以適應不同的氧氣供應量。「他們建立了基礎,讓我們了解氧氣濃度如何影響細胞代謝和生理功能。他們的發現也為對抗貧血、癌症及其他許多疾病的有潛力新方法鋪路。」
六十一歲、紐約出生的的凱林,一九七九年杜克大學化學系畢業,二00二年獲聘為哈佛醫學院教授。他昨天清晨在半夢半醒之間接到從斯德哥爾摩打來的電話,表示「有點超現實的感覺」。
六十五歲的雷克里夫是英國分子生物學家,專精於分子生物學與細胞學研究。他是倫敦法蘭西斯克利克研究中心臨床研究主任。他得知獲獎時雖很興奮,但說還是會趕在期限之前,繼續寫計畫書。
諾貝爾獎獎金達九百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八百零七萬元)。他們三人在獲得諾貝爾醫學獎之前,都曾獲頒加拿大蓋爾德納國際獎與拉斯克基礎醫學研究獎;塞門薩與凱林則分別於二00八、二0一0年,獲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