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弟於2歲時因發現頭部腫塊至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除了頭部腫塊外,還有腹部腫瘤,診斷為神經母細胞瘤第4期,經過多次的高劑量化療、手術切除腫瘤、自體骨髓移植與放射線治療,終於看不見癌細胞,不幸數個月後的正子追蹤異常,切片檢查證實癌症復發,但是樂觀的王小弟從來不出氣餒,勇敢再次接受高劑量化療挑戰,在6次高劑量化療後,癌細胞消失。
翁德甫表示,神經母細胞瘤屬於極高惡性的腫瘤,因大多由肚子內腎上腺長出,很難早期發現,家長如發現小孩有腹脹,甚至摸到腫塊,一定要仔細檢查,以期早期發現。而第4期的神經母細胞瘤目前仍有一半會復發,而在疾病復發後,死亡率幾乎百分之百。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巫康熙表示,一般骨髓移植和肝臟或腎臟移植的配對完全不同,配對要完成吻合才有較高的成功率,近年來由父母或手足提供造血幹細胞的半吻合骨髓移植,雖會遇到較多的併發症,但因捐者是父母或手足,所以不會有找不到捐贈者的問題,且可快速執行移植。王小弟接受由來自父親的血液幹細胞,完成半吻合移植,父親的細胞如今也在王小弟體內茁壯,希望藉由父親免疫細胞的力量,父子「同心同髓」,戰勝這惡性極高的病魔。
國際獅子會300-C1區秉持著熱心公益與無私奉獻的精神,募款30萬幫助癌症病童,除了幫助王小弟之外,也贊助另2名癌症病童的醫療費用,祝福3名病童在社會大眾的協助之下,戰勝病魔,恢復健康的人生。獅友們希望藉此捐助活動,讓愛的種子啟發萌芽,進而散播到各角落,把愛傳出去,影響更多有能力的人一起做公益,讓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