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的光照,影響學生的生理時鐘;成功大學特聘教授王振興、楊雅婷團隊,在台南女中實施獨步全台的「AIoT智能人因光照系統」,打造五間仿日光系統的智慧光照教室,透過改善照度來調整學生作息,讓參與研究的夜貓族學生大減兩成七。
高中生升學壓力大,經常熬夜苦讀,根據調查,我國約有六成的學生每天平均睡不到七小時,有高達八成的學生都是晚上十二點才睡覺。也參與AIoT智能人因光照系統開發與場域實證計畫的台南醫院院長楊延光憂心表示,長期晚睡不僅導致學習成效下降,還可能引發憂鬱與自殺的潛在危機。
王振興表示,這套AIoT智能人因光照系統是規劃在早上開啟四小時,一般傳統教室上午的照度約在400lux,智慧光照教室則提高到1000lux,而且教室內設有九處感測照度計,可以回饋到雲端自動控制燈管的亮燈數量。研究也發現,當照度超過1000lux時可以抑制褪黑激素,學習可以更專注。
除了智慧光照課室系統,楊雅婷教授更設計九週睡眠衛教課程,她並表示,睡眠行為與上課專注力、學業成績正相關。台南女中學生郭婕琳說,現在的教室比國中時的教室亮很多;莊翔琳則說,她以前都是半夜一點才就寢,而且都至少要半小時後才睡得著,早上六點要起床,一天睡不到五小時,參與研究之後,她現在每天都十一點半前就入睡,上課精神有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