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文學獎今年度得主揭曉,由陳思宏的《鬼地方》奪冠,將獲贈獎座與獎金一百萬。評審團認為《鬼地方》以鮮活的語言、複雜的時空書寫能力,獲得年度大獎肯定。
除陳思宏,另七名金典獎得主為林新惠《瑕疵人型》、陳昌遠《工作記事》、郭強生《尋琴者》、黃春明《跟著寶貝兒走》、廖瞇《滌這個不正常的人》、劉宸君《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蘇致亨《毋甘願的電影史:曾經,台灣有個好萊塢》。每人可獲十五萬元獎金。
再選出三名蓓蕾獎得主,分別為蔡翔任《日光綿羊》南方家園出版,林新惠與陳昌遠分別以《瑕疵人型》、《工作記事》同時獲得金典獎與新人專屬的蓓蕾獎,三人分別獲贈獎金十五萬元。
評審團表示,今年獲獎作品最大特色在於創作者不僅誠實面對自己的生命與生活,還連結社會脈動,與歷史、文化產生對話,而老中青三代同台競逐,展現出對文學創作的巨大熱情,蓓蕾獎新人飽滿的創作實力,也讓評審對台灣文學創作的未來充滿期待。
對陳思宏的作品,評審鍾文音認為,陳思宏說自己的出生地是「鬼地方」,表面蔑視,暗底卻是珍視,小說語言活靈活現,卻又溢滿一種對往昔消逝的哀傷,讀來讓人懸念不已,一直想追看下去;評審張國立則指出,《鬼地方》一書從波羅的海的謀殺案,一路回到彰化永靖老家,將整個家族的悲歡離合與主角坎坷的成長歷程緊扣,透過家鄉那「小小江湖」,一窺飄浮於歷史塵埃間的廟堂,充分展現寫作自由,打破敘事觀點的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