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豹(Neofelis nebulosa)」和「美洲獅(Puma concolor)」等貓科動物,究竟誰是大貓、誰是小貓,常常讓人搞不清楚,台北市立動物園分享貓科小知識。園方指出,貓科動物分為豹亞科、貓亞科,前者俗稱大型貓科動物,後者則稱為小貓,美洲獅其實是體型最大的小貓,且不會「獅吼功」。
動物園說,來到溫帶動物區美洲獅活動場前,如果期待能聽見美洲獅施展低沉的「獅吼功」,那恐怕會大失所望,因為俗稱的貓科動物,在動物分類學中,又可細分成「豹亞科(大型貓科動物,簡稱大貓)」及「貓亞科(小型貓科動物,簡稱小貓)」兩種,而這「大貓」和「小貓」的界定,可未必是以體型來區分。
至於豹亞科動物又可通稱為大型貓科動物,但可別以為體型比較龐大的就一定是豹亞科的大型貓科動物,園方表示,像是與萬獸之王獅子同為「獅」字輩的美洲獅,在分類學中,其實是被歸類於貓亞科(小貓)中的美洲金貓屬(Puma),是體型最大的貓亞科動物,至於「雲豹」的體型雖然不及美洲獅,但牠其實是體型最小的豹亞科動物。
園方說,豹亞科動物大部分能發出震撼、厚實的吼聲,因此又被稱為「吼貓」;貓亞科卻無法發出吼叫聲,只能發出類似咕嚕或咪喵的叫聲,所以被稱為「咪貓」。
園方也表示,再加上多數豹亞科動物的瞳孔會呈圓形地放大或縮小,貓亞科動物則是呈紡錘形地收縮瞳孔。若以體型相當的豹亞科動物和貓亞科動物相比,豹亞科動物的犬齒更長,爪子也比較強壯,力量相對來說也比貓亞科動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