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一名57歲男性平時工作忙碌,每到午餐時間常以糕餅零食快速解決一餐,週末假日時也喜歡與家人一起享用下午茶甜食套餐。半年前開始,男子不時有胃部悶痛感,就醫檢查後不僅發現已有糖尿病問題,並罹患胰臟癌。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表示,60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肥胖、慢性胰臟炎、糖尿病、胰臟相關家族病史、或是喜歡高糖分及高熱量食物,都是罹患胰臟癌的危險族群;另外,家族中如有1等親罹患過胰臟癌,得到胰臟癌機率大於常人3~4倍。
他提到,根據今年8月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於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 Oncology》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之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6.8倍。
錢政平指出,糖尿病在初期沒有特別明顯症狀,不少民眾都是因為安排健檢才意外發現。等到有明顯症狀常常是併發症,如眼睛病變、腎臟疾病、心血管病變等。早期的胰臟癌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若有發生病狀也容易被誤導至其它疾病。
由於胰臟癌是一種早期難發現、無特異症狀及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且大部分患者確診時,腫瘤已是晚期或是遠處轉移。錢政平建議,民眾應儘快戒除不良飲食習慣,維持良好生活型態與安排定期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可疑病灶及控制危險因素,遠離胰臟癌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