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牙前…須先評估身體狀況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越來越多人需要裝置假牙或植牙維持正常咀嚼功能。專家指出,欲進行植牙重建的患者,必須先評估是否有嚴重的系統性疾病,若是有做過化療、放射線治療或者其他重大手術的患者,或是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身體狀況都需要獲得一定的控制才能進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楊芷其表示,若缺牙區過大或是不想破壞兩側的健康牙齒,就要考慮以植牙或是活動式假牙的方式來重建。傳統活動假牙大多是利用金屬掛鉤或是磁鐵,讓假牙附在牙床上面。
 和植牙相比,製作過程會較單純,所需時間也較短。植牙是目前要花最多時間的重建方式,至少都需要6個月的時間,甚至更長。
 在重建完成後之使用上,裝戴活動假牙的病人,因活動假牙有金屬支架的部分,異物感較大,需要比較長的適應期,加上病人因缺牙範圍通常比較大,因此咀嚼能力會跟自己的牙齒有較大的落差。
 另外,因活動式假牙的設計是利用鉤子將假牙掛在口中殘存的牙齒上,容易造成食物殘渣塞在牙縫中,因此在飯後,要取下假牙來清洗,在使用上會比較麻煩。
 若選用植牙重建的患者則較不會上述活動假牙的問題,但植牙後可能會有感染併發症,因為植牙時,必須進行手術切開牙齦,而開刀多少會有感染的風險;另外,有時手術區域較靠近神經,也會引起半邊舌頭與嘴唇麻痺之風險。
 因此在手術之前,必須透過電腦斷層詳細檢查,仔細評估牙骨高度以及神經的位置,以避免造成無法恢復之傷害。
 楊芷其也提到,患者的身體狀況及齒槽骨骨頭是否足夠、植牙區域與上顎竇或者是與下齒槽神經的距離等,都是決定患者是否能植牙的關鍵;在植牙之前,必須評估該患者是否有嚴重的系統性疾病,若是有做過化療、放射線治療或者其他重大手術的患者,還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其身體狀況都需要獲得一定的控制才能進行。
 不論是選用哪一種重建方式,都不是裝上去就一勞永逸,活動假牙只是依靠在自己的牙齒和軟組織上,植牙則是利用植體和齒槽骨間的整合來增加穩定,如果牙齒沒有清潔好,口內殘存牙齒一樣會蛀掉,植牙位置旁邊也會有植體周圍炎發生。因此,假牙製作完成後,仍須定期回診追蹤。假牙使用年限則會因個人清潔程度及使用狀況而有很大的差異。

即時

竹縣6月社福活動端午氣息濃 近40場次邀親子同樂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端午佳節即將來...

竹縣府攜手蔡衍明愛心基金會、青年做公益 端午前夕送...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端節前夕,新竹...

作賊心虛沒開大燈 勇警追毒蟲繩之以法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台北市警察局中正第二分...

婦陷投資詐騙損10公斤黃金 淡水警智破狡猾詐團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新北市三芝一名黃姓獨居...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