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歲陳姓男子有高血脂病史,4年前因腰椎間盤突出開過脊椎手術,熱愛運動的他雖然經過脊椎手術但都還可以慢跑5公里。但最近半年運動時越來越力不從心,中間休息的間隔越來越短,有時還會跑到喘不過氣,並伴隨著胸悶、心臟被抓住的感覺,雖然休息幾分鐘後症狀會緩解,但體力的下滑日與俱增。
台中榮總心臟外科醫師吳詠斯表示,陳男自行到心臟內科掛號,經過檢查後,雖然心臟功能是完整的,但是心電圖已經看出冠狀動脈可能有異常的徵兆,住院檢查發現心臟上面的3條冠狀動脈,每條都有超過70%以上的狹窄,造成他運動時心臟灌流不足,才會產生不適。經過轉介照會,住院中就由心臟外科醫師吳詠斯接手,安排冠狀動脈繞道手術。
經過詳細的術前檢查,陳男身體狀況,除心臟血管有問題之外,其他器官功能都很正常。考慮到陳先生的年紀尚輕,且對運動量的有需求,建議他做傳統開胸手術。避免心臟支架的使用年限約3~5年(個人體質不同,效果不同),日後需反覆進出醫院治療的不便。
吳詠斯說,陳姓男子手術後約1週就順利出院,積極配合復健、進步神速。過程中都未出現併發症,甚至術後3個月時就安排運動計畫,目前術後5個月已經可以慢跑10公里、完成專業健身教練指導的重量訓練項目、游泳1000公尺,且日前還完成彰化縣田中馬的賽程。
吳詠斯指出,在過去的觀念中,多認為傳統開胸手術後,必定會帶來運動上的不便利,以及復健過程遙遙無期。但現在運動醫學的觀念在進步,人人都該「動起來」,即使像陳姓男子這樣歷經傳統開胸的大手術,術後若能盡快動一動,在專業人士的陪同下,進行適當的重量訓練和有氧訓練,皆能大幅改善術後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