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專欄〉經驗傳承

 ■吳重達
 醫師的刀開完了、房間空出來了。總醫師指示下一刀接急診刀,住院醫師說是較罕見的腳跟腱(阿基里斯腱)拉扯性骨折。這引起醫師的好奇心,拜託住院醫師把X光調出來看一下。「哪裡有拉扯性骨折」?醫師問。
 幾個在場的住院醫師一致指著片子上一個大約1公分的白色物體。離腳跟腱與它在跟骨的附著處大約有4~5公分的距離。醫師問:「拉扯性骨折會跑那麼遠嗎?」沒人敢回答,也許是感受到醫師轉趨嚴格的口氣吧。剛好等一下要開這刀,醫師帶出來的年輕主治醫師進來。醫師馬上刀口指向他,問他有沒有去看病人,親自做理學檢查?他回說,都做了之後才送病人進開刀房的。
 他的診斷是阿基里斯腱斷裂,可能有一小片拉扯性骨折。他思考,不知要用什麼方法來固定那骨折?正要參考在開刀房內幾位資深主治醫師的意見。病人是位50出頭的男性,喜歡慢跑、打羽毛球,過去幾年來常有腳跟腱痛的感覺,但這痛並不妨礙運動;他沒因為這狀況去檢查過,也沒接受過局部注射。如此,排除了類固醇導致腳跟腱斷裂的可能性。
 年輕主治醫師的診斷對了一半,因為資歷尚淺、病人看得還不夠多,經驗當然也較少,有些診斷做不到是可以被體諒的。重要的是,一定要親自去看、去檢查病人;不可以只靠檢驗、檢查就下診斷。自己有不足處就要搜尋相關資料、論文;更要不恥下問,畢竟資深醫師的經驗較多,大部分醫生也不會藏私,只要肯問、為了病人好一定坦誠以告。
 那其實不是拉扯性骨折,而是長期慢性發炎造成肌腱鈣化。經驗少,沒看過自然以為是拉扯性骨折;看過一次,大約一輩子都會記得,不會再下錯診斷。經驗傳承在各行各業都很重要,這也是為何外科醫師的養成需要好幾年,比其他科更長的原因。
(作者現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