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膿瘍 變壞死性筋膜炎

何姓糖尿病足的婦人,經過清創、人工真皮、高壓氧治療,免於截肢,相當開心。(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2歲何姓婦人因右側腳底傷口膿瘍數日,門診治療數週後入院進行手術清創,傷口癒合後拆線後3週,傷口再度紅腫化膿,血糖值飆高,再次住院後發現右側足底因感染有壞死性筋膜炎,經過10次清創手術,調整注射型胰島素,血糖穩定後,傷口使用去細胞人工真皮、膠原蛋白傷口敷料及負壓傷口治療機,並配合高壓氧輔助治療,成功讓傷口癒合並避免截肢手術。
 中山附醫內分泌科主任楊宜瑱指出,危急性的糖尿病足傷除了,清創、抗生素感染控制等,尚有相當多的輔助治療,如負壓抽吸、高壓氧等方式,全程還需有良好的血糖控制及營養照護,然而初步危急的傷口照護處理,最重要的是持續性反覆性的評估、了解傷口型態,選擇適合傷口照護方式,包括在傷口敷料方面,提供較濕潤的環境、吸收過多分泌物,可降低傷口感染機會,而傷口復原的成功關鍵還有著一雙合適的鞋子,才可以走更長遠的健康之路。
 楊宜瑱表示,共同照護團隊成立1年以來,共有新收85名糖尿病足共同照護個案,讓10名患者避免大範圍的膝下或膝上截肢,讓患者保有良好的行走活動功能。
 糖尿病照護團隊內分泌科醫師王威傑指出,大多數的糖尿病重大截肢都是由糖尿病足足部潰瘍而來的,預防勝於治療,如果能避免產生足部潰瘍,或以良好的傷口照護來面對原本的小傷口,使其不產生惡化,那麼大多數的糖尿病足重大截肢是很有機會可以避免的,及早發現、積極治療是糖尿病足避免重大截肢最重要的部分。
 王威傑說,病友們能定期接受糖尿病足部潰瘍衛教與自我足部檢查,每日完整檢視雙腳,包含足背、腳底板、足趾間、指甲、足部皮膚、足部是否變形,腳掌是否有足繭形成與是否有感染跡象等,一旦發現異狀,盡速至傷口中心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