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認知調查 近3成國人對傳染途徑有迷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現今愛滋已是一個可以控制而且可以預防的慢性病。專家指出,在感染者與疾病共處的過程中,仍需大眾破除迷思、共同營造友善環,呼籲社會把持愛滋友善6原則「靜(冷靜)、密(保密)、謝(感謝)、說(真實)、聊(對話) 、學(學習)」,支持感染者。
 北榮感染科醫師林錫勳表示,HIV從80年代發現第一個案例後,在不到40年之間,從醫護人員都束手無策的疾病,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可以控制而且可以預防的慢性病。而「U=U(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已成為國際共識,感染者壽命可以跟一般人一樣長。
 台灣露德協會公共事務主任藍元亨表示,雖然感染者的健康狀態比起過去有明顯改善,但心理上的焦慮與憂慮,仍是影響其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感染者與疾病共處的過程中,需大眾破除迷思、共同營造友善環境,才更能幫助他們積極治療、回歸社會。
 雖然HIV在不到40年間,治療上已有極大地躍進,但一般大眾對於疾病的認識與包容仍有限。
 林錫勳指出,根據今年「國人愛滋認知與情境焦慮調查」,發現有近3成的國人對於愛滋病毒的傳染途徑與傳染力存有錯誤的迷思,認為蚊蟲叮咬會傳染病毒、不知道病毒無法生存於人體以外之環境,更有超過6成的民眾仍不知道感染者體內若測不到病毒,就不會有傳染性(U=U)。
 今年世界愛滋日的主題是「全球凝聚,共享責任」露德協會與醫師、以及U愛大使坤達,一同推出靜(冷靜)、密(保密)、謝(感謝)、說(真實)、聊(對話) 、學(學習)等愛滋U善6原則。
 藍元亨說明,靜(冷靜),即若認為這是衝擊的訊息,應先冷靜、將負面或是惡意的情緒先暫緩抒發給感染者;密(保密)則是不管是感染者主動告知,或是其他方式意外得知,都應協助保密感染者的資訊,不對外傳播,尊重每個感染者的生命權。
 謝(感謝),如果是感染者主動告知,表示他對你十分信任,請理解並適當致意感 謝他對你的信任與告知的勇氣;說(真實),可以冷靜、中性地表達你得知他是感染者後,你真實的想法與心理起伏,但避免惡意的言語傷害。
 聊(對話)開放與包容的心態持續對話,維持與過往一樣的對話習慣,不須同情;學(學習)主動查找HIV相關的正確知識,避免傳遞錯誤迷思。

即時

愛吃燒肉甜點 他冠狀動脈阻塞險喪命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5歲洪姓堆高...

平腦症新基因NDEL1 產前篩檢曙光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台灣預估約有3...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