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痠痛腳底冰冷 竟是腳中風

 ↑楊姓婦人就醫改善走路痠痛問題,向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團隊致謝。 (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楊姓婦人走路容易痠痛,平常也是腳底冰冷,就醫發現是下肢動脈阻塞,經作介入導管手術,藉由裝設支架改善,現在走路已不再痠痛,還可大跳廣場舞。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陳志成表示,以前血管阻塞性疾病被認為是老年病,但近年來卻有年輕化的現象,原因是現在年輕人長期不運動、習慣久坐、熬夜及愛吃高油脂食物,造成血濃稠,循環減緩,提高形成血管粥狀硬化或產生血栓的機率。而周邊血管阻塞最常發生於下肢深層靜脈及下肢動脈,前者會導致組織瘀血、肢體嚴重水腫、皮膚潰爛發炎;後者輕則肢體末梢疼痛、間歇性跛行,重者導致肢體傷口、壞疽甚至截肢。
 心臟血內科醫師黃柏森說,動脈阻塞指動脈中有「斑塊或血栓」堵住血管,影響血液流通,若是發生在心臟部位就是中風、心肌梗塞,發生在肢體也很常見,卻常被疏忽。若雙腳動脈栓塞,症狀初期為下肢發冷、麻木、脫毛,進一步會有間歇性跛行、疼痛,嚴重會淪為截肢不可挽回。像楊姓婦人在十年前曾因動脈阻塞作外科血管繞道手術,最近又復發,只能以介入導管處理,藉由裝支架維持血流,改善動脈阻塞症狀。
 另一名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洪俊聲則提醒久站、久坐族群,要注意下肢靜脈血栓栓塞,慢性會出現淺層靜脈曲張,急性會造成深層靜脈血栓,提醒多運動多喝水。下肢靜脈血栓治療包括傳統導管溶栓術、超音波震盪導管溶栓術,及經皮機械性血栓去術。

即時

〈中華副刊〉什麼?

詩/靈歌 圖/王佳彬 雨需索過山後 ...

〈中華學園〉金剛鸚鵡

台中市梧南國小四年甲班   ◎童若甯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