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梁祐爾表示,寒冬萬物蟄伏以養藏體內精氣,人們也應順應自然來休養生息,藉運動、飲食來「養腎護陽」是健康養生的不二法則。
梁祐爾指出,中醫所稱的「養腎護陽」,指養成良好作息,有助於日常養腎,包括早睡晚醒,勿熬夜、晚上11點前入睡、早上陽光露臉後起床,以收斂潛藏陽氣。除了維護先天,也可靠飲食來補養後天,多吃當季新鮮蔬菜,例如「黑入腎」,即以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黑色食物,營養且性味平和,有助養腎;惟忌寒涼食物,勿過食瓜果、筍子、生冷、海鮮;天寒時可適量補充薑、蔥、蒜、酒,或紅肉、鱔魚、桂圓、肉桂等溫性食材。
梁祐爾說,適度活動有助體內陽氣旺盛,勿過度流汗,以免泄陽氣於外;衣著勿單薄,易頭痛要保持肩頸溫暖、易喘咳則要保護胸背;早上陽氣漸旺,適合發汗運動,晚上精氣神收藏,適合靜坐、瑜珈等靜態練習。對於遇寒加重的病痛,伴隨四肢容易冰冷、身體有寒冷或沉重感的,治療會加溫陽、通絡除濕,中藥搭配艾灸、烤燈,可達到疏通經絡、散去寒邪的效果,民眾在家,也可以局部熱敷、浸泡,來自我保健。
提供「養生浸泡液」參考,可溫通經絡、祛風濕,改善循環。材料:桂枝3錢、伸筋草3錢、桑寄生2錢。做法:將材料用1500cc的水浸泡10分鐘,再開始煮,煮沸後轉中小火,悶煮20分鐘後關火、降溫。依喜好加水稀釋浸泡四肢,也可用於熱敷,浸泡或熱敷勿超過20分鐘、接觸膚表的溫度低於45°C為宜,以免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