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切除2年 驚見8處骨轉移

澄清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楊朝瑋說,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具有高靈敏性,幫患者全身找一遍,揪出早期癌細胞活動與位置,讓「癌蹤」無所遁形。(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名48歲女子2年前左乳乳癌完成手術,雖然持續做門診追蹤,卻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PET-CT)發現至少8處的骨骼有蝕骨性骨轉移。澄清醫院核子醫學科主任楊朝瑋表示,癌細胞是狡猾多變的,它在哪裡?它去了哪裡?PET-CT可以找到它的蹤跡,有助於醫師訂立更精準的治療策略。
 這名女子自從完成手術後,就定期在門診接受追蹤檢查,在1次抽血檢查發現癌指數(CA-153)偏高,但無法明確是乳癌復發或有遠端轉移,雖然做了超音波、核醫骨骼掃瞄等檢查,卻未有明顯的跡象,再次接受全身的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結果令人驚訝。

 箭頭所指為正子電腦斷層造影,顯示蝕骨性的癌細胞轉移之處。(記者陳金龍攝)
 楊朝瑋表示,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中清晰看見該患者的左鎖骨、胸骨、左肋骨、右肩胛骨、腰椎、骨盆腔兩側、左大腿等,有蝕骨性的癌細胞轉移。蝕骨性的情形就是癌細胞已「啃蝕」骨骼,其癌細胞並非源自於骨頭,而是從其他部位隨著血液或淋巴系統擴散轉移而來;蝕骨性的骨轉移,在傳統的骨骼掃瞄不容易被查覺,但在正子電腦斷層造影中可發現病灶因呈現高代謝而可被觀察到。
 另一名51歲男子因肺癌第四期合併淋巴、肋膜等多處轉移而無法開刀治療,在服用標靶藥物8個月後,經電腦斷層(CT)追蹤仍無法判斷其轉移部位的治療效果,後來接受了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判斷他的淋巴和肋膜已沒有癌細胞存在,而右肺原來6公分的腫瘤也已縮小到3公分。
楊朝瑋指出,在標靶藥物的治療後,該患者僅存一顆縮小的肺腫瘤,經醫療團隊的評估後,將僅存的腫瘤手術切除;藉由正子電腦斷層造影的結果,提供了患者和醫療團隊做更多的治療選擇。
 有民眾在接受癌症指數健檢後,如果發現癌症指數偏高,但又不易確定腫瘤的部位,往往造成患者的恐懼和不安,楊朝瑋說,正子電腦斷層造影具有高靈敏性,幫患者全身找一遍,揪出早期癌細胞活動與位置,讓「癌蹤」無所遁形。

即時

愛吃燒肉甜點 他冠狀動脈阻塞險喪命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45歲洪姓堆高...

平腦症新基因NDEL1 產前篩檢曙光

記者吳門鍵∕高雄報導 台灣預估約有3...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