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高壓力 研究生焦慮憂鬱逾常人6倍

醫師張俊鴻說,高學歷帶來高壓力,罹患憂鬱症或焦慮風險是普通人的6倍以上。(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國內大學生自殺意外事故頻傳,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精神科主任張俊鴻說,據美國一項研究顯示,高學歷帶來高壓力,研究生得到焦慮症或憂鬱症的機率是一般人6倍以上,親友適時的陪伴、傾聽很重要。

張俊鴻指出,一般認為高學歷者是人生勝利組,應該一切順心如意,但根據美國Kentucky大學作的研究調查(發表在2018年NATURE BIOTECHNOLOGY)顯示,2279名研究生中(9成是博士生),41%有焦慮症,39%有憂鬱症,竟然比一般人得到憂鬱症或焦慮達6倍以上之風險。此外,歐洲另一篇研究結果報告顯示3659個博士生中,有32%博士生有一般的精神疾病,特別是憂鬱症最多,平均3個博士生就有1人有身心疾病,是很大的警訊。

張俊鴻說,有身心疾病者本身就比較會有較高自殺風險,大數據統計發現憂鬱症患者大概有15%左右的人會選擇自殺結束生命,而思覺失調症約10%也是死於自殺。目前最新研究顯示,壓力會導致一些身心症狀比如自律神經失調,主要是神經跟內分泌兩大系統所引起。往往高學歷、高成就的人大多對自我要求高,所以更不輕易承認自己身心出狀況。

他說,針對這些高學歷高壓力的族群,家屬、朋友跟同事,可以透過適時的陪伴傾聽,從旁協助並減少日後遺憾;當事人別忽略身心已過勞警訊,若已有身心症狀,如長期失眠、焦慮、易怒,甚至達過度使用酒精時,建議至身心或精神科由醫師作進一步諮詢和自律神經檢測,來處理當下憂鬱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