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1名2歲半女童日前被保母發現尿布上都是血,緊急聯絡家長送醫。到院時,發現女童身上多處瘀青,手臂皮下處還有腫脹的血塊,一度懷疑女童遭虐,通報請社工師協助,但進一步檢查才發現,女童竟是罹患相當罕見的「狼瘡抗凝血因子併凝血酶原低下症候群」,全球兒童罹患不到100例。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血液腫瘤科醫師蘇旻昱表示,女童沒有撞傷,但膝蓋與外側莫名出現瘀青,甚至連腰部、耳後也有瘀青,且膝蓋手肘有腫塊,經過抽血檢查發現,女童凝血功能異常,最後診斷為「狼瘡抗凝血因子併凝血酶原低下症候群」,孩子身上就像是被放了好幾顆不定時炸彈,有可能導致腦出血、呼吸道出血導致死亡等。
蘇旻昱指出,狼瘡抗凝血因子併凝血酶原低下症候群是一個罕見的疾病,在兒童族群又較成人族群常見。此種疾病是身體產生了抗體攻擊凝血相關的因子,干擾身體內血液凝固的平衡,因而導致容易產生出血或者栓塞的一種疾病。
他說,在兒童族群中,此疾病約有一半是感染之後造成暫時性的凝血問題,多數病人在3個月之內會痊癒。但也有將近4成的病人,其實是原本有自體免疫性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因此需要定期追蹤此病症是否緩解,並追蹤是否有自體免疫性疾病或者及他原因導致狼瘡抗凝血因子併凝血酶原低下症候群。
蘇旻昱表示,狼瘡抗凝血因子併凝血酶原低下症候群的出血情況在個體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有的孩童只有稍微瘀青,之後沒有使用藥物便可自然恢復。但也有像上述提到的小美有較嚴重的流血,需要藥物介入治療。
蘇旻昱提醒,當孩子身上出現多處不明的瘀青以及流血時,除了考量孩童可能受到不當外力對待以外,也需要確認是否凝血功能出現異常,建議適時轉介至兒童血液腫瘤科門診評估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