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軟骨修復手術 醫師重拾籃球趣

從事機械業單車族愛好者(中)經接受手術後重拾騎車樂趣,加油站男員工(右)術後2週後復工。(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榮總外科部整形外科醫師張捷凱7年前於國外求學時打籃球意外受傷,被迫放棄在最愛的籃球場上縱橫馳騁;後接受台中榮總自體軟骨修復微創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如今重回球場打球,從事機械業單車族愛好者因為膝痛放棄騎單車,經接受手術後重拾騎車樂趣,另1名加油站男員工因膝痛差點工作不保,術後2週後復工。

台中榮總骨科部運動醫學科主任醫師陳超平說,3名患者接受自體軟骨修復微創手術,一次性手術自體軟骨修復技術擷取病患自體軟骨,經切碎、特殊處理後,以微創手術植入關節軟骨損傷處,形成再生軟骨組織來修復軟骨缺損,根據臨床數據驗證,術後6週有效減緩膝關節疼痛,3個月改善症狀,有效恢復運動功能。

醫師張捷凱接受自體軟骨修復微創手術後恢復情況良好,如今重回球場打球。(記者陳金龍攝)

陳超平指出,培養運動習慣能夠有助身體健康,但卻有可能發生運動傷害,常見的便是過度運動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問題;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國人膝關節退化盛行率約15%,等同於6.5個人中就有1人飽受膝關節疼痛之苦,且因許多年輕人運動不當,造成膝蓋的損傷,又未即時接受正規治療,導致關節退化有年輕化的趨勢。軟骨受損原因像是先天性受損、退化、運動傷害、外力傷害、半月板磨損或韌帶損傷等。建議早期治療,若嚴重到影響生活及行動力,演變成退化性關節炎時,就得接受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

陳超平指出,常見的關節軟骨磨損療法均各有優缺點,玻尿酸注射只能短期減緩疼痛,消耗完畢又得重打,治標不治本;細胞療法是在體外培養細胞,病患需要動兩次手術;人工關節使用效期雖長,卻必須犧牲其它正常組織,並不適合所有病患。

即時

〈社論〉監察院自甘東廠,先凍後廢有何不可?

隨著國會改革法案通過,是否廢除監察院又成為...

〈 府城廣角鏡 〉台灣發展AI產業的隱憂—吃硬不吃...

曾志超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

落石崩塌停電 梨山地區民生用電搶修復電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梨山地區六日上...

蜘蛛大盜潛宅搜刮財物 警埋伏追緝到案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北市警局中正第...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