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推出「健康存摺」線上健康資料查詢系統,方便民眾取得就醫資料,做好管理自我健康並便利醫病溝通。然而截至去年,使用人口數僅台灣人口的四點三趴,南市府衛生局也積極透過多元化管道推廣,盼民眾透過健康存摺做自身健康的主人。
南市衛生局長陳怡表示,民眾在下載健康存摺後,除了可以隨時查看自己的健康資料包括門診、住院、手術紀錄,用藥及過敏等也一應俱全。同時也儲存三年內健保給付的檢驗、檢查結果,掌握自身的健康狀況。
健康存摺也提供生理量測記錄,讓民眾紀錄血壓、血糖、心跳、身高、體重、腰圍等資料,管理自身的健康,也會貼心依據就醫紀錄提醒洗牙、領藥、回診及健檢時間等。儘管如此,健康存摺實施至今四年餘,至去年底累積有一0三萬人註冊、九八三萬人次使用,為提升民眾註冊,衛生局也積極宣導。
衛生局長陳怡指出,截至今年八月份衛生局宣導活動計二十三場次。期望民眾主動管理自身健康,做自己身體的主人,並且能協助醫師做出正確的處置。
為宣傳醫病溝通及醫病共享決策的重要性,南市新樓醫院於十五日上午十時在一樓馬雅各醫學紀念館前舉辦醫病溝通宣導活動,除設置響應專區及行動劇演出外,更邀請衛教師趙寂玲帶動跳健康操活動筋骨,盼民眾都能透過病人安全週宣導,建立正確的就醫觀念。
每年十月中旬為我國病人安全週,今年以「醫病溝通」為主題。台南新樓醫院長蔡江欽表示,溝通不良往往是造成醫療糾紛的主要原因之一,醫護人員說明病情或解釋檢查處置時,病人若有疑慮卻未即時提問,就有可能造成誤解。
院長蔡江欽十五日率醫護團隊於院內展開活動宣導,以「病人安全我會應」為主題,呼籲民眾養成「響應、反應、回應」的習慣,鼓勵民眾回應醫療人員的提問或主動反應自己或家屬的特殊狀況等,積極參與自身相關的醫療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