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旅館2案 初判無接觸汙染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國內日前一名從中國回來的浙江台商確診新冠肺炎,由於其曾與另一名確診者住在同一間防疫旅館,遭質疑是在防疫旅館被感染。對此,指揮中心7日指出,兩名同旅館確診者互不相識,動線不同、房間空調也不相通,兩案無透過環境汙染接觸可能。

一名到浙江經商且從上海浦東機場搭機返台的台商確診新冠肺炎,個案入境時無症狀,在防疫旅館檢疫到第12天才出現症狀,2度採檢都是陽性且病毒量高,當時研判才剛發病。

然而,因該名個案曾與另一名確診者住在同一間防疫旅館;經指揮中心檢驗發現,兩人感染同一病毒株,但應為獨立事件。不過外界仍對於防疫旅館消毒仍存有疑慮。

防疫醫師陳婉青7日在疫情說明會對此說明,浙江台商和另一名同一旅館的德國境外移入者,互不相識、不同時間入住,不同樓層、動線也不同,旅館第一時間都有消毒。

此外,為排除共同感染源啟動後續調查,經採檢14名員工、17名旅客,核酸檢驗和抗體檢驗都是陰性。

陳婉青指出,旅館環境、浴廁、通風口等共20件檢體檢驗都是陰性。調查入住動線與監視器畫面,二案沒有任何接觸,且請專家調查空調動線,系統也不相通,沒有氣流互通可能。

指揮中心指出,綜合以上證據,未發現二案有直接或間接的接觸。因各國上傳病毒基因序列的程度不一,無法排除此病毒株已在不同區域流行的可能性。雖屬相同病毒株,但目前各國有多種病毒株,且防疫旅館人員等相關接觸者的核酸、血清抗體皆為陰性,無法推論兩案互為感染源。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兩案雖然病毒株類似,以目前資料看,確實有2種可能性,一種是個別從不同地方感染,另一種則是某人先帶病毒,另一人從環境感染,確實沒辦法百分百排除。

不過,由於浙江台商在上海浦東機場遇到多人確診、大採檢的狀況,因此也必須考慮相關環境因素,張上淳說,病毒株持續在演化,站在病毒學專家的角度,各種長相的病毒株一直在流行,不能因為病毒長相類似就認定是同時發生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