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團體:落實醫藥分業 藥師應分中西

中央社∕台北8日電

健保署日前預告僅中醫醫療院所可領中藥調劑費,因藥師團體反彈而緊急喊卡。中醫師團體今天首度表態,強調若要落實醫藥分業,藥師也該分中藥師或西藥師,而非一人通包。

中醫師全聯會發言人陳潮宗表示,國內雖有4000多家藥局的藥師可調劑中藥,但依法中藥、西藥須有獨立調劑室、調劑設備,社區藥局符合者微乎其微;目前雖有3、4萬名藥師具調劑中藥資格,但實際上只有大約180人在中醫醫療院所執業。

全聯會秘書長蔡三郎也強調,科學中藥光是領有藥證的就多達1萬種,而且中藥跟西藥不同,同樣是十全大補湯,不同廠牌配方都不同,「更別說中藥還有水藥、丸散膏丹,社區藥局有辦法開嗎?」

陳潮宗說,中醫界完全認同醫藥分業精神,但中西藥各有專業,藥師也該擇一執業、中西有別,畢竟藥師雖然修過中藥學分,但中藥並不是只有科學中藥,盼藥師不要再阻擋推動「中藥師」教考訓用,讓中藥局、西藥局各自負責調劑。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消保處8日公布市售中藥材79件抽檢結果,其中重金屬含量檢測全數符合規定,包裝標示查核則有1件不符藥事法規定。

國人普遍使用中藥材調養身體,若中藥材含有過量之重金屬,恐有影響消費者健康之虞。消保處去年11月會同台北、新北、台中、台南、高雄及宜蘭等6縣市消保官與衛生機關,對18家中藥行進行購樣,包括當歸13件、川芎13件、白芍11件、生地黃6件、熟地黃9件、杜仲14件、紅耆8件、黃耆5件,合計79件,針對砷、鉛、鎘、汞等重金屬檢測全數合格。

在標示方面,79件中有1件(編號38當歸)「未標示類別」(應標示為一般中藥材)不符規定。高雄市衛生局已依藥事法裁罰3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