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跌坐在地 髖部痛到無法走

透過定位型螺絲有助固定滑脫患處,大力的復位動作恐傷害血管,造成股骨缺血性壞死。(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11歲的許小弟前因跌坐撞到左邊臀部,後發現左膝、左髖部疼痛,甚至無法行走。至成大醫院照X光,才發現股骨頭骨骺滑脫,幸發現及時未發生壞死、變形,許小弟在接受股骨頭骨骺滑脫固定手術治療後,也逐漸恢復正常生活。

成大醫院小兒骨科醫師施建安表示,股骨頭骨骺滑脫症好發於青少年,依據症狀發生的時間可以分為急性(小於3週)及慢性(超過3週),根據滑脫的角度可以分為輕度(小於30度)、中度(30至50度)、重度(>50度);再以滑脫後能否行走,區分為穩定型及不穩定型,不穩定型的滑脫日後產生股骨頭壞死的風險可能高達五成。

青春期青少年大腿骨上端的生長板因快速成長結構變為較脆弱,上方的上骨骺板及下方的骨幹則是結構較為堅固的硬骨,承受剪力時較為容易分離,危險因子包括肥胖、性腺與甲狀腺問題的內分泌疾患,也有可能因創傷導致。施建安也提醒,不論滑脫的嚴重度與穩定性,一旦產生滑脫應立即接受手術,以降低髖關節變形及股骨頭壞死及退化性髖關節炎的情形。

股骨頭骨骺滑脫的發生原因尚不明確,要事前預防並不容易,據研究有高達5成曾發生過單側骨骺滑脫的兒童在1年至1年半後,對側的髖關節也可能會產生滑脫的情形,因此對於年紀小於10歲、肥胖的男童、三向輻射軟骨仍未關閉,以及有內分泌疾患的患者,在患側手術的同時,建議一併做預防性對側固定。

施建安強調,因骨盆腔、大腿及膝蓋支配的感覺神經相互交通聯合,容易形成膝及大腿轉移痛,容易導致延遲診斷,家長應特別注意,如有疑慮應儘快就醫釐清,避免病情惡化。

即時

家庭暴力防治宣導月 南市社會局舉辦防暴嘉年華,副市...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南市社會局十六...

重返白蓮霧舊時光揭序幕

記者張淑娟/新市報導 新市白蓮霧節十...

毒蟲情侶檔拒檢逃逸 無辜騎士慘遭撞飛送醫

記者黃秋儒/台北報導 中和警分局南勢所員警昨...

可疑男持袋徘徊 三重警逮「誠實通緝犯」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三重警分局三重派出所員...

近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