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對抗熱島效應,新竹市力推建築綠化!隨著都市開發密集、大樓林立,致使氣候變遷日益劇烈、熱島效應愈發嚴重。新竹市為因應氣候變遷,自一0四年起力推「建築綠化」,迄今共計補助機關、學校與社區等八十五處,落實綠屋頂、綠牆、節能設施汰換、雨水回收等低碳措施,共同打造城市森林。
市府配合環保署政策祭出兩百萬元低碳永續家園執行行動項目補助,去年輔導五個里、四間學校、二個社區共十一處單位,執行建築綠化改造及節能減碳措施,新增綠化面積四百七十平方公尺,且每年可節電超過一萬六千度、減碳量超過八公噸,成果豐碩。
環保局長江盛任表示、「建築綠化」好處多多,一般建物裸露的屋頂或牆面因日曬雨淋,容易因熱漲冷縮產生龜裂,若透過建置綠屋頂、綠牆等,可提供一層保護,達到隔熱降溫效果,又可減少能源消耗並延長建築壽命;種植花草植物還可創造微棲地,吸引鳥、蝶、昆蟲等生物棲息,同時淨化空氣提升居住品質。
環保局表示,新竹市在推動低碳永續家園不遺餘力,每年積極輔導區、里參與環保署評等認證,協助軍功、仙水、關東、光明及東園等五里報名成功,輔導海濱里、育英里、士林里、科園里等四里獲得「銅級」認證,並輔導香山區獲得鄉鎮市層級最高「銀級」榮譽,帶動全市低碳家園風氣,為下一代提供更美好的環境。
育英里利用廢資材組裝仿生菜畦,打造面積四十五平方公尺的「社區農園」,育英里長郭銘澤分享,社區農園依不同季節更換作物種類,落實在地飲食及資源循環行動,集會所外牆建置超過六十平方公尺的植生綠牆,將環境綠化得更徹底。